中国半导体零部件产业现状及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4-01-19 00:42:39 人气:1 来源:球王会官方入口

  作者简介:朱晶:北京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北京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摘 要:半导体产业是构建我国战略科技力量自立自强的核心支撑产业,而半导体零部件则是决定我国半导体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关键领域。尽管当前我国半导体产业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但国内半导体零部件产业仍面临着国产化率低下,产业长期支持和投入力度不足,企业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薄弱,产业上下游联动合作不畅,人才教育培训和激励机制缺失等诸多问题。本文将全面梳理全球半导体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特点和重点企业,研究国内外市场规模和发展格局,并针对目前国内半导体零部件产业面临的主体问题,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半导体零部件是指在材料、结构、工艺、品质和精度、可靠性及稳定性等性能方面达到了半导体设备及技术方面的要求的零部件,如O-Ring密封圈、EFEM (传送模块)、RF Gen射频电源、ESC静电吸盘、Si硅环等结构件、Pump真空泵、MFC气体流量计、精密轴承、ShowerHead气体喷淋头等。半导体设备由成千上万的零部件组成,零部件的性能、质量和精度直接决定着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能力,也是我国在半导体制造能力上向高端化跃升的关键基础要素。国内半导体零部件产业起步较晚,我国半导体零部件产业总体水平偏低,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够,产品可靠性、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差的问题日渐凸显。在全球宏观政治经济日益复杂,美国不断打压遏制我国高技术产业战略崛起的背景下,产业被“卡脖子”的现象较为突出,这不仅严重制约我国半导体产业向高级化高端化发展,同时对我国数字化的经济、民生经济和国防安全也带来不可低估的风险。

  半导体零部件是半导体设备的关键构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行业里关于半导体零部件的种类划分尚未形成标准,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按照典型集成电路设备腔体内部流程来分,零部件可大致分为五大类:电源和射频控制类、气体输送类、真空控制类、温度控制类、传送装置类。其中电源和射频控制类包括射频发生器和匹配器、直流/交流电源等。气体输送类最重要的包含流量控制器、气动部件、气体过滤器等。真空控制类包括干泵/冷泵/分子泵等各种真空泵、控制阀/钟摆阀等各类阀件、压力计以及O-Ring密封圈。温度控制类则包括加热盘/静电吸盘、热交换器及升降组件。传送装置类包括机械手臂、EFEM、轴承、精密轨道、步进马达等。

  按照半导体零部件的主要材料和使用功能来分,可以将其分为十二大类,包括硅/碳化硅件、石英件、陶瓷件、金属件、石墨件、塑料件、真空件、密封件、过滤部件、运动部件、电控部件以及其他部件。其中各大类零部件还包括若干细分产品,例如在真空件里就包括真空规(测量工艺真空)、真空压力计、气体流量计(MFC)、真空阀件、真空泵等多种关键零部件。

  按照半导体零部件服务对象来分,半导体核心零部件可大致分为两种,即精密机加件和通用外购件[1]。精密机加件通常由各个半导体设备公司的工程师自行设计,然后委外加工,只会用于自己公司的设备上,如工艺腔室、传输腔室等,国产化相对容易,一般对其表面处理、精密机加工等工艺技术的要求比较高;通用外购件则是一些经过长时间验证,得到众多设备厂和制造厂广泛认可的通用零部件,更具有标准化,会被不同的设备公司使用,也会被作为产线上的备件耗材来使用,例如硅结构件、O-Ring密封圈、阀门、规(Gauge)、泵、Face plate、气体喷淋头Shower head等,由于这类部件具备较强的通用性和一致性,并且需要得到设备、制造产线上的认证,因此国产化难度较高。

  表1-1总结了在设备及产线上应用数量较多的主要零部件产品以及其主要服务的半导体设备。

  半导体零部件产业通常具有高技术密集、学科交叉融合、市场规模占比小且分散,但在价值链上却举足轻重等特点。一般而言,设备零部件占设备总支出的70%左右,以刻蚀机为例,十种主要关键部件占设备总成本的85%。是半导体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支撑,其水平直接决定我国在半导体产业创新方面的基础能级。

  相比于别的行业的基础零部件,半导体零部件由于要用于精密的半导体制造,其尖端技术密集的特性尤其明显,有着精度高、批量小、多品种、尺寸特殊、工艺复杂、要求极为苛刻等特点。由于半导体零部件的特殊性,公司制作经常要兼顾强度、应变、抗腐蚀、电子特性、电磁特性、材料纯度等复合功能要求。同样一个部件,如果用在传统工业中可行,但是用在半导体业中,对关键零部件在原材料的纯度、原材料批次的一致性、质量稳定性、机加精度控制、棱边倒角去毛刺、表面粗糙度控制、特殊表面处理、洁净清洗、真空无尘包装、交货周期等方面要求就更高,造成了极高的技术门槛。例如随着半导体加工的线宽越来越小,光刻工艺对极小污染物的控制苛刻到极致,不光对颗粒严控,严控过滤产品的金属离子析出,这对半导体用过滤件生产制造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目前半导体级别滤芯的精度要求达到1纳米甚至以下,而在别的行业精度则要求在微米级。同时半导体用过滤件还需要保障的一致性,以及耐化学和耐热性,极强的抗脱落性等,以此来实现半导体制造中需要的可重复高性能,一致的质量和超纯的产品清洁度等高要求。

  半导体零部件种类多,覆盖范围广,产业链很长,其研发设计、制造和应用涉及到材料、机械、物理、电子、精密仪器等跨学科、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因此对于复合型人才有很大需求。以半导体制造中用于固定晶圆的静电吸盘为例,其本身是以氧化铝陶瓷或氮化铝陶瓷作为主体材料,但同时还需加入其他导电物质使得其总体电阻率满足功能性要求,这就需要对陶瓷材料的导热性,耐磨性及硬度指标非常了解,才能得到满足半导体制造技术指标的基础原材料;其次陶瓷内部有机加工构造精度要求高,陶瓷层和金属底座结合要满足均匀性和高强度的要求,因此对于静电吸盘的结构设计和加工,需要精密机加工方面的技能和知识;而静电吸盘表面处理后要达到0.01微米左右的涂层,同时要耐高温,耐磨,常规使用的寿命大于三年以上,因此,对表面处理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的要求也比较高。由此可见,复合型、交叉型技术人才是半导体零部件产业的基础保障。

  相比半导体设备市场,半导体零部件市场更细分,碎片化特征明显,单一产品的市场空间很小,同时技术门槛又高,因此少有纯粹的半导体零部件公司。国际领军的半导体零部件企业通常以跨行业多产品线发展策略为主,半导体零部件往往只是这些大型零部件厂商的其中一块业务。例如MKS仪器公司,在气体压力计/反应器、射频/直流电源、真空产品、机械手臂等产品线均占据主要市场占有率,除了半导体行业的应用,还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制造、生命与健康科学等领域。而不断的进行并购和整合也是国际领军半导体零部件企业用来壮大规模的主要手段,例如国际领先的工业设施公司Atlas(阿特拉斯科普柯,瑞典)为持续做大其半导体用线年收购Edwards后,又于2016年收购了另一家真空技术领域的领导者德国leybold(莱宝),并于2017年单独设立线月Atlas又再次收购了Brooks(布鲁克斯)的低温业务,此次收购包括低温泵运营公司、以及Brooks在爱发科低温真空(Ulvac Cryogenics)有限公司50%的股份,逐渐增强了其半导体领域真空业务的全球竞争力。

  全球半导体零部件市场按照服务对象不同,最重要的包含两部分构成。一是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定制生产或采购的零部件及相关服务。根据VLSI提供的数据,2020年半导体设备的子系统市场销售规模接近100亿美元,其中维修+支持服务占46%,零部件产品销售占32%及替换+升级占22%。二是全球半导体制造厂直接采购的作为耗材或者备件的零部件及相关服务。根据芯谋数据[2],2020年,中国大陆8寸和12寸晶圆线前道设备零部件采购金额超过10亿美元。我国制造产能占全球的比例在12-15%左右,考虑到先进工艺带来的高的附加价值零部件采购需求,全球8寸和12寸晶圆线前道设备零部件采购金额至少在100亿美元以上。因此叠加两部分半导体零部件销售市场,能够准确的看出全球半导体零部件市场在200亿-250亿美元甚至更大的规模。

  尽管半导体零部件市场总体规模仅为到全球半导体接近5000亿美元市场规模的不足5%,但零部件的价值通常是自身价格的几十倍,具有很强的产业辐射能力与影响力。另外,半导体零部件关键技术反映一个国家工业与半导体设备的技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其技术进步是影响到下游数字化的经济和信息应用行业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

  根据VLSI的数据[3],2020年全球半导体零部件领军供应商前10中(见表2-1),包括有蔡司ZEISS(光学镜头),MKS仪器(MFC、射频电源、真空产品),英国爱德华Edwards(真空泵),Advanced Energy(射频电源),Horiba(MFC),VAT(真空阀件),Ichor(模块化气体输送系统和其他组件),Ultra Clean Tech(密封系统),ASML(光学部件)及EBARA(干泵)。

  根据图2-1中VLSI数据,近10年里,前十大供应商的市场占有率总和趋于稳定在50%左右。但由于半导体零部件对精度和品质的严格要求,就单一半导体零部件而言,全球也仅有少数几家供应商能够给大家提供产品,这也导致了尽管半导体零部件全行业集中度仅有50%左右,但细分品类的集中度往往在80%-90%以上,垄断效应显而易见。例如在静电吸盘领域,基本由美国和日本半导体企业主导(见表2-2),市场占有率占95%以上,主要有美国AMAT(应用材料)、美国LAM(泛林集团),以及日本企业Shinko(新光电气)、TOTO、NTK等。

  图2-1.全球前十大半导体零部件厂商市场占有率占比稳定在50%左右 (数据来源:VLSI)

  目前我国半导体零部件产业尚处于起步期,整体规模较小。根据芯谋数据[2],2020年,中国本土晶圆制造厂商(最重要的包含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华润微电子、长江存储等)采购8寸和12寸前道设备零部件金额约为4.3亿美元。但由于我国本土晶圆制造产能扩充较快,因此预计半导体零部件需求将持续旺盛,按照现有本土晶圆制造产能计划,到2023年将有50%新增产能。按照设备、产线同时有零部件的采购需求来测算,预计国内半导体零部件市场规模在2023年将超过80亿元,到2025年有望超过120亿元。

  尽管国内半导体零部件市场规模迅速增加,但目前我国本土零部件企业的技术能力、工艺水平、产品精度和可靠性远远不足以满足国内设备和晶圆制造厂商的需求,整体国产化率还处于较低的水准。一般而言,对于采用定制化设计生产的精密机加件,我国国产化率相比来说较高。因为国产半导体设备在起步阶段,为了尽快实现量产追赶领先水平,往往采用自行设计,然后让国外(主要是日本,少量韩国)加工商加工的模式。由于半导体设备精密机加件的原材料、加工方式、表面解决方法以及清洗包装都有特别的要求,国内加工商一时不足以满足,另外还因为日本加工技术供应商有着比较丰富的同类型零件加工经验,在工艺流程中不难发现一些设计中的失误并且做调整。后来随着国内市场逐渐扩大,国内少量半导体设备厂商为降低成本和保障供应链安全,开始慢慢地培育国内别的行业的加工商开始投身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加工。因此在设备商主导的精密机加件领域,国内零部件厂商进步较快。但对于更加标准化,高度依赖市场之间的竞争的通用外购件来说,国产化率普遍都很低。根本原因在于这些通用外购件的设计和生产规格要求很高,国产产品即使样件能达到同等水平,但在保证量产的稳定性方面还需要努力。同时由于国内设备企业在国产化上也刚刚取得进展,因此在通用型零部件的采购上还比较被动,主要以国内成熟产品为主,不愿意冒然尝试国产新制造产品[1]。

  上述这些导致我国在半导体零部件核心产品上仍旧没办法做到“自主可控”的根本原因。据国内主流代工厂数据,目前全年日常运营过程中领用的零部件(括维保更换和失效更换的零部件)达到2000种以上,但国产占有率仅为8%左右。美国和日本占有率分别为59.7%和26.7%。实际上,高端零部件市场主要被美国、日本、欧洲供应商占有;中低端零部件市场主要被韩国、中国台湾供应商占据。静电吸盘是晶圆制造厂的关键非消耗零部件,单价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美元,目前还国内没有一家公司能做出相关的成熟产品,就连静电吸盘所用的氮化铝陶瓷原材料也远达不到要求的技术指标,对外的依赖度达99%以上。另外尽管我国线亿元,但是在半导体用干式真空泵方面仍然需要进口Edwards等企业的高端产品。不过近年来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新建产能及扩产速度加快,叠加新冠疫情造成物流运输服务受阻导致国外零部件交期不断延迟,为我国一些具有高成长潜力的国内半导体零部件公司能够带来加快进行国产替代的机会。例如江丰电子的ShowerHead和腔体加工业务、科百特的过滤件业务、通嘉宏瑞的干式线总结了我国在不同半导体零部件领域的一些企业。

  半导体零部件产业规模总量在数十亿规模,相比半导体核心产业链环节而言体量较小,产品品种规格繁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少,产业集中度低,存在的技术问题分散,因而长期以来得不到足够重视。我国从2014年开始就将推进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随后至少有超过30个地方政府出台了促进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9],但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政策更多的聚焦在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等环节,鲜少覆盖到半导体零部件产业。在资金方面,零部件企业更是鲜少获得资本垂青。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目前在半导体零部件领域的投资数量比例较小,投资金额不足亿元。截止到2020年底,以半导体零部件为主业的零部件上市公司总市值(不足300亿元)仅占全部半导体产业链企业总市值的1%(超过3万亿元)。

  由于零部件行业长期未收到重视,只能粗放式成长,因此大部分国内零部件企业进入半导体行业主要以提供维修及更换服务、清洗服务为主,整体研发投入力度不够,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较为落后,长期停留在中低端生产标准和复制国外产品的水平,核心技术差距明显。据国内某半导体零部件上市公司招股书披露,其全部研发人员数量仅有15人,2016年到2018年研发总投入不到2000万元,年均研发投入强度不足5%。此外我国半导体零部件产业的创新能力不足还体现在行业标准体系不健全、基础工艺研究投入严重不足,工艺技术获取渠道不畅,科研与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等诸多问题,制约了半导体零部件产品的结构设计技术、可靠性技术、制造工艺与流程、基础材料性能研究的创新发展。

  目前我国半导体行业人才缺口达到数十万人,尽管近年来在半导体人才教育培训上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但大量的半导体人才教育培训主要聚焦在设计、制造、设备和材料环节,对半导体零部件等基础产业的人才培养仍缺乏重视,在基础学科的教育制度改革、专业设置、在职工程教育、技术资格认证等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和实施力度,零部件职业基础和从业技能课程安排严重不足,同时也缺乏对崇尚求精、求实、求新,精于设计、善于攻坚的工匠精神的引导[5]。此外半导体零部件行业面临严重的人才激励机制不到位问题。尽管目前国内半导体行业人员总体薪酬水平相比之前有大幅度的提高,但对于零部件企业所需的机械加工、精密仪器仪表、表面处理等行业,从业人员薪酬普遍大幅低于半导体行业中等水准。根据国内某半导体零部件企业招股书显示,其上市前仅15名研发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年薪仅7.5万、普通研发人员年薪仅3万。低薪酬水平导致半导体零部件企业人才流失严重,造成基础件产业后继乏人,陷入恶性循环。

  半导体零部件通过大规模生产线验证、实现规模化销售之前,要经历严格复杂的验证程序,因此零部件厂商需要和下游设备、以及制造厂商有很充分的协同合作。目前国内半导体零部件上线验证程序复杂、过程漫长,制造厂商、设备厂商和国内半导体零部件厂商的配合度不高,欠缺有效沟通与互动,导致双方对彼此工艺参数与配套匹配性互不掌握,国产替代动力不足。再加上在长期的产品迭代过程中,已有的国外零部件厂商形成了大量的Know-How(技术诀窍)。而国内厂商在后续模仿、试制过程中,通常只能做到形似,因缺乏经验和关键技术而在初期验证中就被淘汰,没办法进入规模化应用[5]。此外,国内半导体零部件厂商无法从原材料和生产设备等配套环节获得支撑,也影响到其产品的竞争力。半导体零部件一般都是多品种、加工精度要求高的产品,对生产这些零部件的原材料以及加工装备要求高并且价格昂贵。由于中国工业受长期形成的“重主机、轻配套”的思想影响,对零部件上下游配套领域的投入力度严重不足,导致我国在零部件的原材料和生产装备上就与国外拉开差距。例如目前半导体金属零部件常用的高精度加工中心,我国在加工精度、加工稳定性、几何灵活度等方面都落后于国外。再比如高端金属零部件制造原材料铝合金金属、钨钼金属,以及石英件的上游原材料高纯石英砂原料,基本被美国、日本公司垄断供应,垄断性原料供应使得下游材料商/加工商/用户限于被动。主流石英玻璃材料(管/棒/碇)基本也是来自于美国、德国、日本公司。上游加工设施和原材料的不足导致长久以来我国大部分半导体零部件企业在低技术水平的状态下运行,原材料和工艺装备水平不高,先进设备缺乏且不配套,不能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影响产品质量的提升。

  由于半导体制作的完整过程经常处于高温、强腐蚀性环境中,因此半导体零部件约有一半以上需做表面处理,以提升其抵抗腐蚀能力。例如半导体刻蚀设备的等离子体刻蚀腔室处于高密度、高腐蚀、高活性等离子体环境中,腔室及其组件极易受到等离子体的腐蚀,为了延长这些组件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常常采取在铝基材料(铝与铝合金)表明上进行阳极氧化,可以轻松又有效地降低等离子体对腔室及其它铝基材料的腐蚀。而我国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对大部分表面处理技术如喷砂,熔射,电镀,阳极氧化等受控发展,这导致部分高端表面处理工艺,例如微弧氧化,高端喷涂,Y2O3陶瓷涂层等,国内始终差距较大,也直接影响到零部件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阀件Valve、气体喷淋头Showerhead、陶瓷件Ceramic等零部件,虽然中国厂商可根据图纸做成型,但因为没有办法解决材料和表面处理问题,发展受到基础的制约。此外,还有部分半导体零部件尖端技术受限于“禁运”影响,国内企业缺少图纸、缺少精度数据,无法向中高端技术演进跃升,如美MKS公司生产的低压真空规,一直以来都要申请出口许可证方可购买[6]。

  半导体零部件领域,属于长期对美日等先进国家依赖严重的重点“卡脖子”环节,需要更看重顶层设计。建议通过制定半导体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计划或路线图,确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长期战略框架,并在不同时期根据国内外发展状况制定适宜的政策和规划从而有序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引起全社会尤其是市场化资本对半导体零部件产业的重视。

  要实现半导体零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繁荣,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目前我国在半导体零部件领域仅靠模仿和跟踪的技术之路,已经没办法实现半导体供应链的全面保障,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实现超越。尽管02专项中已经对一部分零部件公司进行支持[7],但仍然要逐步加大力度。建议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单独设立半导体零部件产业专项,联合国内半导体零部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筹建国家级的零部件技术创新平台或者研究院,聚集优势力量瞄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坚持自主创新研发,着力攻克一批工业基础件的关键核心技术,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从国家层面引导半导体零部件领域前沿技术、基础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

  半导体零部件行业是一个市场之间的竞争充分的行业,国内零部件企业的规模小、数量多、产品利润薄,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无法与国际大企业相比,单纯靠市场之间的竞争难以获胜。但在当前的国际地理政治学背景情况下,需要政府实施相关专项政策加以引导和扶持,帮助国内半导体零部件企业迅速壮大。建议对国内半导体零部件企业自主开发完成的重大产品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给予后补助和支持,加强对自主设计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将半导体零部件产品纳入政府首台套采购目录。鼓励国内各类产业基金和社会化资本,积极投向半导体零部件企业,通过长期资金市场助力国内半导体零部件企业发展。

  全面加强对半导体零部件相关领域的工程型、科研型、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8]。鼓励大型科研机构建立半导体零部件方向的研究生教育和博士后工作站,依托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和重大科学技术项目培养半导体零部件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倡导企业、学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开展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积极推广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模式,通过校企间开展订单教育、集中培训、定向培养或委托培训的方式,大量培养半导体零部件的技能人才,加强人才供给。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进海外工程科技领军及紧缺人才,鼓励地方政府出台面向半导体零部件领域核心技术骨干和领军企业家的人才政策,逐渐完备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力。

  推动半导体基础供应链“机件联动”,彻底扭转零部件产品与设备、制造业脱节的局面,通过政府引导,鼓励国内晶圆厂和设备厂切实发挥大生产线组织协调的作用,协同本土零部件厂商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定向攻关等多种方式加强产业链的合作,实现主机与基础件的协调发展。支持由国家或地方政府主导投资的半导体制造或设备类工程建设项目,优先给予国产半导体零部件产品验证机会,并给予一定风险补贴。鼓励机械、电子、化工等领域的设备零部件厂商积极拓展并做大半导体业务,基于自身技术基础,开发更高端的产品满足半导体设备所需,进一步夯实和完善产品布局,提升国产零部件的自主供应能力。

  [7] 王光玉.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工艺装备及其真空零部件[C] 第十四届国际真空科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2019

  实现服务的顺畅、精准驱动的间接驱动的机制。 日本电产集团持有运用滑环和电位计等顺畅地控制服务机器人的关节和旋转部的技术。 例如,物流搬运机器人在使用上要求365天每天24小时运转,也有像看护用机器人和动力辅助服一样,一定要具有非常坚固的结构和较高可靠性的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的关节部和旋转部所用到的导线由于反复弯曲有造成断线的危险。 并且,为了确认和保证精准的运转,需要对关节和旋转部进行精密的传感和控制。 滑环 进行旋转部和传递的滑环 通常,用于旋转部和关节的导线会在轴上卷绕或是扭曲,而反复的扭曲造成的金属疲劳有可能导致断线。若在旋转部、关节部使用日本电产伺服公司的滑环,可以有效的预防由于卷绕、扭曲、弯曲造成的断线。并且,不但可以从供电

  最近,德国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大陆集团和采埃孚慢慢的开始与美国科技巨头紧密合作,他们正通过利用与汽车各部件相关的新技术,扩张成为巨型企业。在2015法兰克福车展上,这种变化表现得十分明显。     德国汽车制造商及零部件供应商敏锐地觉察到,数字化控制技术在汽车业未来发展中将成为制胜的关键。无论是无人驾驶还是互联汽车,其先进的安全系统都要依靠智能系统或配件,而这些不能离开软件的支持。     事实上,美国互联网公司方面也承认德国公司在这样的领域的支撑作用。“德国人能够在这样的领域引领世界。”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表示,“我们正与一些德国公司开展合作。”     德国汽车制造商显然是快马加鞭的节奏。8月,奥迪、宝马和

  集微网消息,日产汽车将在中国启动纯电动汽车的主要零部件生产。 今年8月,首款日产品牌的纯电动汽车已在中国生产,自12月起,电池和马达等电动相关主要零部件也将在中国启动生产。零部件生产本土化有助于纯电动汽车的稳定供货。         日前,日产汽车公司CPO何塞·穆诺兹透露日产决定投资9亿美元,在中国增加40万新产能,使其2021年在华总产能达到210万辆,日产将在中国的电动车市场加大投入和研发,包括进行电动车型的全本地化生产,从车辆到电池,再到配件都会实现全面本地化。         他还表示零部件的本土化是日产的发展重点,正稳步推进诸如发动机以及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本土化进程。         此外,中国政府

  导语:国外媒体周日发表题目为“索尼(21.52, 0.23, 1.08%)低迷后中国内地手机生产厂商成为台湾代工厂商救世主”(China Mobile Brands Boosts Wistron to FIH as Sony Falters)的文章称,随着手机、平板电脑和互联网电视销量的提升,联想、中兴和小米等中国内地厂商将给纬创资通、富智康和其他陷入窘境的代工厂商和零部件厂商带来希望。 以下为文章的主要内容摘要: 由于诺基亚(6.51, -0.15, -2.27%)和索尼陷入困境,这两家公司的零部件供应商也受到了冲击。但随着新季度的开始,这些供应商的痛苦开始有所缓解:因为中国手机品牌对国内用户的吸引力正在提升。 当前中

  最近,瑞银(UBS)投资公司将Apple Watch拆解并研究了一番,并且找到了苹果在供应链上的不寻常举动,因为其中竟然包含了许多“独家采购”的零部件。为了规避无法及时合格满足生产规格要求的意外情况,苹果通常会在供应商的选择上“留一手”,比如将订单分而提供给相对独立的两家公司。但是在Apple Watch上,LG成为了它的OLED显示屏的独家供应商、TPK也独家提供了触摸传感器。 此外,USI Shanghai为Apple Watch独家提供了片上系统,包括应用处理器和内存。   分析师Nicholas Gaudois指出,苹果这招非常不合常理,因为该公司通常倾向于为某种关键零部件寻找多个供应商,这样不仅仅可以灵活

  同花顺(300033)美股讯 据华尔街日报称,苹果将在明年的设计中放弃高通零部件,苹果正在考虑使用英特尔公司的调制解调器芯片或者联发科技公司芯片来设计iPhone和iPad。 高通和苹果合作有10年之久,但自今年1月份,苹果对高通提起联邦诉讼,指责高通公司不公平地利用其市场优势来阻止竞争对手,并收取高昂的专利使用费。 苹果明年的计划将涉及处理无线设备和蜂窝网络之间通信的调制解调器芯片。高通是目前是无线标准的最大芯片供应商。 苹果公司过去仅使用高通调制解调器芯片,而去年也开始从英特尔采购iPhone 7和7 Plus机型的芯片。在8月8日开始销售的iPhone 8和8 Plus中再次使用了两者的芯片。 不过苹果仍

  10月10日消息,特斯拉官方对“起诉小米持股公司侵害技术秘密”事件进行回应。 特斯拉称,原特斯拉研发人员顾某在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违规下载了大量特斯拉车辆技术秘密,并私下为冰零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服务,涉嫌泄露特斯拉公司的技术秘密。 经调查,特斯拉公司于2022年9月对顾某予以开除处理,并决定向顾某及冰零科技一并提起诉讼,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 事件回顾: 上个月,天眼查方面曝光的信息数据显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作为原告,起诉冰零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案由为侵害技术秘密及不正当竞争纠纷,将于2023年10月10日在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开庭审理。 很多人对冰零智能科技感到陌生,主要因为它体量小,而且是供应链公司,很少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是由传统内燃机和电机共同提供动力来源的新一代新能源汽车,具有低排放、低油耗、高动力输出等优点。根据电机与传统内燃机的功率比例,可分为强混,中混和弱混。 以下为报告全部内容: 48V BRS(Boost recuperation system)系统作为弱混技术mHEV(mild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的一种,将是未来十年内性价比最高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解决方案。48V BRS系统相比传统内燃机汽车主要新增48V 助力回收电机(BRM, Boost Recuperation Machine),48V/12V直流功率转换器(PCU,Power Conversion Unit)和48V锂电池三个

  及作用 /

  有奖直播 是德科技 InfiniiMax4.0系列高带宽示波器探头新品发布

  MPS电机研究院 让电机更听话的秘密! 第一站:电机应用知识大考!跟帖赢好礼~

  ADI世健工业嘉年华——深度体验:ADI伺服电机控制方案

  解锁【W5500-EVB-Pico】,探秘以太网底层,得捷电子Follow me第4期来袭!

  Jim Keller 是计算领域突破性发展的关键人物,去年 9 月,他作为 Tenstorrent 的首席执行官开始了他最新的创业。Keller 的职业生涯 ...

  1 月 18 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台积电日前宣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 400 亿美元的项目再次推迟,由原本定下的 2026 年投产延期至 ...

  半导体行业因其高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和高产品质量而闻名。 随技术的进步和消费的人期望的提高,半导体公司面临着持续的压力,需要满足这些成本和质量 ...

  为刻蚀终点探测进行原位测量,使用SEMulator3D®工艺步骤进行刻蚀终点探测

  介绍半导体行业一直专注于使用先进的刻蚀设备和技术来实现图形的微缩与先进的技术的开发。随着半导体器件尺寸缩减、工艺复杂程度提升,制造工 ...

  1 月 18 日消息,AMD 公司近日发布产品停产通知,表示不再提供所有 CoolRunner 和 CoolRunner II CPLD 芯片,以及 Spartan II ...

  2023 全球半导体收入下降 11%:英特尔从三星手中夺回第一,英伟达首次跻身前五行列

  Gartner:2023年第四季度全世界PC出货量增长0.3%,但全年下降14.8%

  Melexis首创Triphibian™技术可实现MEMS压力敏感元件革新

  上海首家第三方整车OTA测试实验室携手MVG 填补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领域空白

  飞机上也能打电话发短信,中国电信取得“卫星 + VoWiFi” 在航空场景的重大突破

  消息称腾讯与Meta合作中止 双方原计划在中国推出Quest 3入门版

  抢楼有礼:看直播,进一步探索ST最新 MEMS气压计原理、操作、防水结构设计

  市场动态半导体生产材料技术封装测试工艺设备光伏产业平板显示EDA与IP电子制造视频教程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