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汽车零件
产品介绍

2021年第一期湾区创新论坛:光耀世界 增创未来——广东省激光与增材制造前沿技术与应用展望

发布时间: 2024-07-09 16:47:30 人气:1 来源:汽车零件


  2021年第一期湾区创新论坛,1月14日上午9:30,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真正开始。此次论坛主题是:光耀世界 增创未来——广东省激光与增材制造前沿技术与应用展望。想进一步探索广东激光与增材制造业新年新趋势,这场论坛不容错过。

  本场论坛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举办。2021年“湾区创新论坛”,以“共谋创新之道共商创新之策”为宗旨,进一步突出“平台化、网络化、社会化、品牌化”定位,努力搭建一个高规格、高质量的围绕科学技术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交流研讨平台。作为2021年“湾区创新论坛”首场专题论坛,本场论坛主题为“光耀世界、增创未来”,重点聚焦激光与增材制造技术前沿与应用。

  广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郑海涛为本次活动致辞。他表示,今天2021年第一期“湾区创新论坛”隆重举办,这次论坛主题是“光耀世界、增创未来”,重点聚焦激光与增材制造技术前沿与应用,共话先进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共绘制造业美好愿景,一同推动我省激光与增材制造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建设工作。

  郑海涛表示,激光是与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共同被视为20世纪的现代四项重大发明之一,在6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增材制造是一种颠覆传统制造模式的先进智能制造技术,正成为全世界各国抢占制造业制高点的关键领域。

  郑海涛介绍,广东作为我国先进制造业大省,也是我国最大的激光与增材制造应用市场,支撑我省成为全国重要的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大省,目前产业规模全国领先,产业链比较完整。2019年,全省产业规模和公司数均占全国30%以上,相关企业营收超900亿元,累计拥有10余家上市企业,年营收超亿元的企业90余家;有效专利量4.4万件,约占全国17%,居国内首位。

  为进一步加快培育我省激光与增材制造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广东省已将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列为重点培育发展“双十”战略性产业集群之一。2020年9月,广东省科技厅联合省发改委等五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广东省培育激光与增材制造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力争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1800亿元,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构建创新引领、结构优化的生态体系,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

  郑海涛介绍,近年来,广东省科技厅为有效推动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习关于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讲话精神,实施部署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一是从2014年以来组织实施了6批次激光与增材制造相关重大科学技术项目,共立项100个项目,财政投入资金6.93亿元,在原材料、器件、软件、装备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二是引进建成了一批激光与增材制造领域的高端创新平台,提高了广东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的整体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三是持续做好科技服务工作,为创新型企业培育保驾护航。

  郑海涛表示,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在优化区域布局、培育优势企业、强化创新驱动、建设平台载体、加强应用推广、深化开放合作等方面不断努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与行业企业、高校院所及社会各界共同为推动我省激光与增材制造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省科技厅领导、院士专家及蓝皮书指导和编写单位代表上台共同启动蓝皮书发布仪式。

  进入论坛“科创速递”环节,《2020年广东省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正式对外发布。据介绍,为了贯彻落实广东省培育和发展激光与增材制造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决策部署,增强广东省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推动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持续健康的高质量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在广东省科技厅委托与指导下,广东省科学院、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联合专家团队开展深入调研,编制形成了这份广东省“双十”产业集群第一本蓝皮书。

  省科技厅领导、院士专家及蓝皮书指导和编写单位代表上台共同启动蓝皮书发布仪式。

  广东省科学院是蓝皮书的主要编写单位之一,广东省科学院副院长刘敏对蓝皮书内容的研究及编制工作进行报告。

  刘敏介绍,此次发布的蓝皮书共16章,16.8万字,109个图,75个表。分六章全面阐述了全球和中国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状况,系统分析了广东省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明确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报告分析了全球-中国-广东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的产业格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激光产业中上游产值已超过400亿美元,预估未来5年年均增长超5%;2019年全球增材制造产业达到118.67亿美元,2029年有望突破1175亿美元。

  2019年中国激光产业近3000亿元,中上游产业超900亿元;2019年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达到157.47亿元,占全球28.3%。广东省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超900亿元,是国内最大的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聚区;广东省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规模、企业数量、有效专利等均居全国首位。

  刘敏介绍,2015–2019年,广东省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出台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相关政策21项,政策引领作用逐渐凸显。当前广东正在形成以广州和深圳为龙头、珠三角其他地市为支撑、粤东西北地区为补充的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格局。

  在产业链方面,广东在激光装备系统、激光器及应用等中下游环节已是全国领头羊,但上游相对薄弱。广东在增材制造装备、应用等环节较强,上游原材料和中游器/软件等环节有待补强。

  进入“湾区观点”环节,首先由被誉为“中国3D打印之父”的卢秉恒院士进行视频连线D打印+》。作为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主任、东莞增材制造与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卢院士非常关心广东激光与增材制造行业的发展。

  卢秉恒表示,3D打印可以应用到诸多关键制造业,包括航空、造船、电池、无人机等等,目前已有飞机发动机三分之一的零件可以由3D打印完成,极大改变了传统制造形式,包括航空发动机叶片、船只螺旋桨等都已经可以应用3D打印。

  3D打印也可以应用到民生领域,例如在医疗领域,3D打印牙齿矫正已经是比较常见的应用,较以往的医疗成本和效率有明显提升。未来随着生物材料的进一步应用,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推广。

  卢秉恒表示,3D打印的增长非常快,未来可能在制造领域成为“三分天下”的其中一个重要制造手段,在制造复杂、高端设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一些需要高精度制造的领域,激光和增材技术能够进行针对性的开发来提高可靠性,实现无缺陷制造。

  当前,国家对一些关键工业技术、关键元器件和重要装备的需求十分迫切。与激光发展相关的技术和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杨中民就《光纤激光前沿技术与应用》主题进行演讲。

  杨中民介绍了光纤激光技术发展趋势。他介绍,全球激光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从2010年68.58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约151.30亿美元。据统计在美国当年15万亿美元GDP总产值中,约有50%产值与激光在相关领域的市场应用及拓展相关。

  杨中民分享了光纤激光前沿应用技术,例如在大科学工程中引力波测量方面的应用,地球磁场探测,光钟,激光武器,微加工等。

  杨中民总结表示,激光无处不在,将引领与推动科技前沿、国民经济等领域变革全面构建美好和智能生活。

  就大众关心的金属增材制造前沿技术发展状况,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广东省增材制造协会会长杨永强围绕《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前沿进展》主题进行演讲。

  杨永强介绍多材料金属3D打印技术,包括数字化材料、梯度材料、原位合成复合材料等。

  杨永强对未来金属3D打印技术的创新应用进行了展望。目前金属3D打印已开展航空航天、模具、汽车、齿科、骨科、珠宝艺术等行业领域产品应用。这些领域是当前发展热点,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应用将越来越多。

  进入论坛科创对话环节,对话将围绕“激光与增材制造”主题,由广东省科学院副院长刘持,5位重量级嘉宾参与讨论,对话嘉宾分别是:

  刘敏提问杨永强:金属增材制造的前沿技术和存在的“卡脖子”技术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杨永强表示,在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尺寸/高效率、高精度多材料的发展趋势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这些也是产业、学界研究努力的方向。“卡脖子”技术问题主要有几点,包括在激光振镜方面是一个难点,还有材料方面,做研究的项目有很多,但能够实际大规模应用的新材料现在还是比较少,所以高端的材料也是一个问题。还有工艺,同样的设备,工艺和软件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方面需要经验的积累、人才的培养等不断提升。

  刘敏提问颜学庆关于激光加速器的成果优势和国产化问题。颜学庆及其团队建成了中国首台真正的激光质子加速器。

  颜学庆介绍了前沿激光技术的4高特点,如超高功率等。他表示,目前希望利用激光在一些新的产业领域做出应用,例如在医疗肿瘤放疗应用,可以精准杀伤肿瘤,带来下游产业的新变化。

  刘敏提问朱晓,对于推动激光技术领域中外交流与合作的经验和建议。朱晓曾经带领团队与俄罗斯激光协会开展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朱晓表示,在国际合作方面,第一是靠政府支持,政府要重视,以学术交流先行,企业跟进;第二是要两只队伍,一只学术专业型队伍,一只语言队伍;第三是要坚持。此外可以在学术交流的前提下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激光技术。

  吕启涛表示,激光器是激光智能装备最核心的部件,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他认为,高端激光器并不存在国外技术垄断,主要需要解决工程问题,需要国家的整体工业基础提升和大量经验积累,因此近年来随着国内工业整体高质量发展,国内激光行业发展迎来飞跃的黄金十年,目前在一些领域较国际已不存在落后,在一些市场已经实现了全部国内替代,有些技术实现了全球领先。他认为,目前较国外的差距可能更多体现在市场上,国内激光企业主要市场90%面向国内,在海外市场的开拓还需要推进。

  王兴龙回答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自主研发,不断创新,投入人才和技术研发。同时要坚持跟市场接触,在和客户接触的过程中不断根据要求提升改善。在人才方面通过股权激励留住核心人才。

  对于疫情对中国激光产业的影响和趋势,吕启涛认为由于中国控制疫情较好,没有给企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从国内产业相关十几家上市公司的销售情况来看,2020年期间销售额基本上都有明显的增长。

  王兴龙也表示,受益于国内疫情控制较好,在国外一些激光行业企业受冲击较大的情况下,其实产生了一些国内企业的海外市场机会。

  刘敏:当前,广东省科技厅目前正在推动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这是一个积极有效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举措,各位专家对于创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哪些好的建议?

  杨永强:我觉得这个联盟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把广东省从研发到市场部门、应用部门、到生产厂家等形成一个非常好的创新平台。借助这个联盟,可以更好地把激光和增材制造融合发展,大家共同更好地交流。

  朱晓:广东非常重视激光和增材制造产业,基础很好,优势也很明显。我觉得激光产业要加强顶层设计,激光产业现在有产业链,我觉得后续还要加上服务链和应用链,往这些方面去延伸,这些需要科技创新、金融支持、政策支持等,这些是我们现在比较薄弱的。希望广东省可以很好地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形成激光产业体系。另外关于联盟,我觉得跟协会的意义可能会有些不同,联盟是一个可以把各方利益联系起来的平台,我觉得把两种平台各自发挥好作用很有意义。

  颜学庆:广东有巨大的需求和巨大的生产能力,把更多高端的人才和技术等要素在这里集聚,能够提升产业创造力。希望新的研究院可以成为一个提高产业链制造能力的平台。

  现场企业代表就激光技术前沿技术问题,包括激光/等离子增材制造、三大能量场原理,以及高功率激光器开发等向台上专家提问。

  现场有媒体代表进行提问,中国与德国、美国相比较,在商用激光光源上真正存在差距的在于哪个方面?我们应该怎么样发力?

  吕启涛回答表示,目前外部环境对国内激光工业产业的影响其实不大,但对于布局海外市场的影响非常大。他认为,任何技术要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才能显示出优势和价值。因此未来各种技术只要符合发展方向其实是会并存的。

  王兴龙则认为,国内目前相关产业激光器核心器件方面跟发达国家还存在一些差距,包括工艺和研究方面还是有些需求,需要更多的高端教授专家,在机床的稳定性上也有一些差距,还有一点是不常提的,就是在软件方面跟海外存在差距,很多设计软件还是使用的国外产品。不过,在激光这个领域也有很多核心器件,比如高功率光纤领域,王兴龙认为我们的理论技术水平不亚于海外,在一些领域我们的市场份额也可以超过国外公司。

  本期湾区创新论坛圆满结束,论坛围绕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共襄一场思想智慧交流碰撞的盛宴。感谢各位网友对论坛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