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霍山:高端装备制造业“本土人才”培养的“应流之路”
发布时间: 2023-11-14 01:16:01 人气:1 来源:球王会官方-精铸件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安徽省霍山县广大干群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怀揣“工业富县”的梦想,全力发展“山口经济”。到本世纪初,霍山工业经济在六安已经处于领跑位次,在全省109个县市区中也处于第一方阵,一度成为大别山区发展县域经济的典型。
然而,作为一个山区小县,霍山非流动人口不足27万人,又远离大中城市,专业产业工人和高端技术人才短缺始终是其工业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
应流集团是霍山两家主板上市企业之一,30年来,秉承“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始终坚守实体经济不动摇,深化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持续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走出了一条高端装备制造业“本土人才”培养的“应流之路”。
在霍山县衡山镇西大街社区,应流集团职工大学航空材料与工艺班教室里,“航空报国,追求卓越”的班训贴在黑板上方,学生们正在认真聆听来自西北工业大学老师的授课,他们在山区享受着一流高校的教育资源。
“不认真不行啊,我们班刚报名时43人,经过淘汰,只剩下38名同学。还有一个班是高分子与核能材料班,都是集团根据下一步发展规划招生设立的。”班长刘德求说。
27岁的刘德求是霍山县衡山镇城东社区人,在合肥一所本科院校毕业后,做过一段时间药品销售。2021年9月,他又回到家乡考进了应流职工大学。
2000年,应流集团分别委托欧洲商会、美国铸造学会对全球行业发展、欧美市场格局开展调查,报告说明“行业人才匮乏将是全行业发展的最大挑战”。据了解,国内高校也不再单独开设铸造专业。应流集团地处山区老区,招聘人才困难,留住人才更难,而当时企业正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如何破解这道难题?
2002年,杜应流董事长力排众议,决定自己办一所“应流职工大学”,以“教学与案例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为办学宗旨,本土化招生、在霍山办学,培养留得住、实用化人才,给更多的霍山人上大学的机会。
“山区的孩子没办法走出去,家乡的企业有义务把最好的老师请进来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的生源大都来自霍山本地,现在我们集团50%以上二级行政管理人员和90%以上的技术骨干都来自应流职工大学。职大学子已经成长为集团发展的顶梁柱。”应流集团职工大学校长徐兆安自豪地说。
立校20年,为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应流职工大学累计投入超1亿元,随着产业升级,先后与合肥工业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合作办学,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严格的纪律制度和学以致用的教学手段,全方位提升学员的专业素质和企业素养,为应流集团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质量、本土化人才。现已培养国家承认学历的专业人才900余人,在读航空发动机专业和航空材料专业105人。2023年计划招收高端核能材料和复合材料60名学生,目前正在与西北工业大学商谈开设应流职大往届毕业生学历提升研究生班。
杜应流感慨地说:“创业这么多年,我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创办了职工大学。没有应流职工大学,就没有应流集团的今天。”
“要控制这款涡轮叶片内腔Z向尺寸偏差,必须严控陶瓷型芯的尺寸和变形量。”“对,还有陶芯在蜡模中的固定端和自由端的制作流程与工艺也要来优化……”应流航源公司技术部的“汪兴芳劳模创新工作室”里,44岁的技术部副经理汪兴芳正在和她的开发团队热烈地讨论着。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发动机被称为现代工业上的“皇冠”,而发动机里的高温合金叶片更是“皇冠上的明珠”。摘下这颗明珠,正是汪兴芳和她的开发团队目前正在攻关的项目。
“我是2002年应流职工大学第一届铸造班毕业生。”如今的汪兴芳,已经成长为集团内部响当当的“本土”人才,也是行业内一名专业才。2017年,汪兴芳荣获六安市青年科技奖及“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称号,她的团队项目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开创了六安市的先河。
30多年来,应流集团坚守高端装备基础产业不动摇,在“从0到1”的突破中把科技命脉牢牢握在手里,以高科技创新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现已形成高端部件、航空科技、核能材料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产品服务于国家重大装备和全球100多家行业龙头。
近年来,霍山县着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狠抓在岗培训,搭建技能报国“大舞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应流集团坚持党建引领,“高端制造、产业报国”业已成为企业一以贯之的光荣使命。
应流集团高端装备零部件制造业服务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民用核电和核能开发等国家重大工程,大国重器培育“大国工匠”,也激发了产业工人的荣誉感、成就感,一批又一批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能手脱颖而出。该集团董事长杜应流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三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应流集团杨安兵、施长坤、李俊祥三名职工又分别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讲理想、比贡献”科技标兵、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杨安福等12名职工获省、市、县劳动模范和“最美农民工”称号,汪兴芳以技术人才身份当选为六安市人大代表,5个班组荣获六安市“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班组和“工人先锋号”。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产业工人的现代化,高水平发展需要高质量员工。只有维护产业工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产业工人的地位待遇,健全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打破职称、收入和上升通道天花板,拓展晋级空间,激发广大职工创新创优积极性,吸引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加入到产业工人队伍中来,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营造良好环境,才是实体经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
应流集团制定了《职工技能等级评定规定》《职工专业方面技术职称评定办法》等制度,建立把“职工培养成骨干、骨干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中高层领导”的“三个培养”等机制,为职工提升技能、谋求发展提供了最大舞台。“人人参与创新、时时都在创新、处处体现创新。”集团以劳动竞赛、“揭榜攻关”等活动为载体,以优化工艺流程、解决岗位技术难题为重点,以8个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为依托,通过扎实开展创新活动,切实解决了生产的基本工艺和技术攻关中的多个堵点、断点和瓶颈。
2023年,应流集团“汪兴芳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正在申报“杜应流劳模工匠创新基地”、郝大伟“2022年度安徽工匠”。第一完成人施长坤“大尺寸高温合金涡轮盘全等轴晶控制及精密铸造关键技术及应用”成功进入安徽省职工技术竞赛决赛圈。
业聚才,才兴企。应流集团以职工大学为主的产业工人培养机制,为霍山这个山区小县培养了1000余名专业人才,为助力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迄今为止,应流集团员工申报有效专利760项,其中发明专利350项,实用新型专利410项,在核电和“两机”领域打破了多项国外垄断和技术壁垒。2022年,应流集团各项经营指标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实现规模工业产值67.05亿元,合计上缴税金9.78亿元。
近年来,霍山县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抢抓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机遇,以“六个霍山”为目标,以“六县战略”为支撑,狠抓工业“二次创业”,奋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中医药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构建起颇具霍山特色的“3+N”工业体系,率先走出一条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成功路径,也为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和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范本。(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