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产品介绍

“两弹一星”元勋

发布时间: 2023-10-29 04:32:21 人气:1 来源:产品中心


  于敏在我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他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我国核武器逐步发展到国际领先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5年1月9日,当已经89岁高龄的于敏从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手中接过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奖励证书时,距离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已逝去了近半个世纪。

  到目前为止,在于敏这一生中,只公开露面过两次。他的名字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都是一个秘密。即便是今天,他对中国的贡献仍有很多处于不能言说的保密状态。这位“中国氢弹之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毕生沉默牢牢捍卫住了国家的自强与独立。

  王大珩是我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对国防现代化研制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有突出贡献,对我国光学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王大珩于上世纪50年代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之后发展成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他领导该所研制出我国第一面蜗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并使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为国际知名的、从事应用光学和光学工程的研究开发基地。1999年,王大珩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专心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王大珩还履行作为一名中科院院士的咨询责任,对我们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决策提出了建议,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6年,王大珩和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联名,根据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态势和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迫切需要,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863计划);与王淦昌联名倡议促成了激光核聚变重大装备的建设;同时,他还提倡并组织学部委员主动为国家重大科技问题提供专题咨询;1992年,王大珩与其他5位学部委员倡议并最终促成中国工程院的成立。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9年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

  王希季曾任大连工学院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科技大学教授、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等等,是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他不仅是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更是提出了中国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主持该型运载火箭初样阶段的研制及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

  作为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王希季负责制定出立足国内技术和工业基础而又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制方案。在他的主持下,卫星大量采用新技术并突破一系列技术关键,增大了卫星的功能,延长了卫星的寿命,卫星返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中国成为世界仅有的掌握此项高技术的三大国家之一。1985年、1992年各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3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等职。

  王淦昌是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是核武器研究实验工作的开拓者,指导并参加了中国、氢弹研制工作。他作为冷试验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指导了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领导并具体组织了中国第二、三次地下核试验。

  1941年他提出验证中微子的实验方案。20世纪50年代领导建立了云南落雪山宇宙线实验站,从此使中国的宇宙线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

  1964年,他与前苏联著名科学家巴索夫同时独立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新概念,是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在他的积极促成下,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成立。同时,他积极指导原子能研究所开展电子束泵浦氟化氢激光器等研究。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邓稼先曾经担任过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等职。

  1958年以来,在邓稼先的组织领导下,我国着力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

  在他的领导下,我国完成了第一颗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他曾组织并领导了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的研究,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与试验工作。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邓稼先在组织领导与规划中国新的核武器工作中,作出了令人瞩目的重要贡献。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4项,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9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学位。曾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朱光亚早期主要从事核物理、原子能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他负责并组织领导了中国、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863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我军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学技术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4年12月,为表彰朱光亚对我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原子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我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

  1940年毕业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后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任新民是新中国第一代航天专家,集中国新一代液体运载火箭、中国第一代通信卫星、中国第一代气象卫星工程的总设计师于一身,在第一代通信卫星中国试验通信卫星工程中担任总设计师和技术总指挥,被航天人亲切地称为“总总师”。

  他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领导组织了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和试验;在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弹道式导弹的飞行实验中任首区总指挥;组织研制“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组织氢氧发动机、“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和整个通信卫星工程的研制试验;领导组织了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任务;担任“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总工程师等。

  凭借着一次次零的突破,任新民将中国航天推到一个个光辉的制高点,也正是这一次次零的突破,成就了任新民这位中国航天的泰斗级人物。

  1958年毕业于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作为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研究员、高级科技顾问,孙家栋曾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及总体设计部主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等职。

  孙家栋长期从事运载火箭、人造卫星研制工作。从事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与中远程导弹的总体设计工作,任总体主任设计师;参加领导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的研制与发射;担任多种型号卫星的技术总负责人和总设计师;负责绕月工程大系统的技术决策、指挥和协调。

  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 34颗,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因此,他被业界公认为中国“卫星之父”。在研制试验过程中,孙家栋深入实际,艰苦奋斗,带领科技人员攻克了多项技术关键,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

  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杨嘉墀是我国著名的航天科技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我国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同时也是中国自动化学科、自动化学会、仪器仪表学会的创建人之一。

  1960年前后,杨嘉墀指导研制为爆炸试验所需的检测技术及设备等重大科研项目,为我国核试验的成功作出重要贡献;1965年参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研制规划的制定,领导并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姿态控制和测量分系统的研制;1966年参与制订了我国人造卫星十年发展计划,在我国第一代返回式卫星姿态控制方案论证和技术设计中,提出一系列先进可行的设计思想,领导研制的返回式卫星姿态系统及数据分析指标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1985年参与的返回式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7年参与研制的卫星、导弹通用计算机自动测量和控制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6年,杨嘉墀与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联合向中央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863计划)。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春被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

  吴自良一直致力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所急需的关键实用材料的研制工作,以及有关材料科学的基础研究。其研究领域广泛,涉及金属、半导体和氧化物超导体等各个方面。

  20世纪50年代,他从事前苏联低合金钢40X代用品的研究,对建立我国低合金钢系统起了示范作用;60年代,他成功研制出分离铀同位素的核心部件甲种分离膜,为我国成功爆炸作出了重大贡献;70年代提出和指导了大规模合成电路用硅材料品质因素的研究,取得了多项成果;1988年转向研究高温超导体YBCO中的氧扩散机制,求得了精确的氧扩散率和扩散激活能,在磁控溅射c取向薄膜中发现膜的增氧速度,端赖于垂直c-轴单晶的位错管道所提供的快速氧输运过程。

  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陈芳允是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他即对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卜勒频率测量,并和天文台的工作人员一起,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数,该方法成为以后我国发射人造卫星所采用的跟踪测轨的主要技术之一;1963年研制出国际领先的纳秒脉冲采样示波器;1965年担任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准确测量、预报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参加了我国回收型遥感卫星的测控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工作,为我国十几颗遥感卫星的成功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相继提出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双星定位系统”、遥感小卫星群对地观测系统和小卫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等方案,并直接参与指导研制成功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在我国同步通信卫星发射和运行中发挥了很高的效用。

  1986年,陈芳允和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联名,根据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态势和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迫切需要,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863计划)。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46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1948年和1950年先后获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西屋电器公司研究员。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实验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等职。

  陈能宽是中国核武器爆轰物理学的开拓者,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和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立下显赫功勋。

  在长达20余年的漫长岁月里,陈能宽作为核装置全面质量的技术负责人之一,参与了我国多次核试验中大部分核装置实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国、氢弹的研制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我国第一颗、氢弹及核武器的研制工作中,陈能宽领导组织了核装置爆轰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组织并参加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以及核装置球面同步起爆的方案制定和研究,在较短时间内攻克了技术难关,实现了预期结果。

  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先后当选为美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

  周光召主要是做高能物理、核武器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在中国第一颗、第一颗氢弹和战略核武器的研究设计方面做了大量重要工作,为中国物理学研究、国防科技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严格证明了CP破坏的一个重要定理,最先提出粒子螺旋度的相对论性,并于1960年简明地推导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PCAC),成为国际公认的PCAC的奠基者之一。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9年、2000年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6年6月15日,“周光召基金会”在香港设立。周光召为基金会理事会永久名誉主席,兼基金会奖励顾问委员会主席。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10月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与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

  赵九章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在他的领导下,我国开创了利用气象火箭和探空火箭进行高空探测的研究。他对中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和具体探测方案的制定,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卫星等总体方案的确定和关键技术的研制,都起到重要作用。

  在他的领导下,我国还完成了核爆炸试验的地震观测和冲击波传播规律以及有关弹头再入大气层时的物理现象等研究课题。

  赵九章对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贡献重大,是倡导和开拓我国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化和新技术化的先驱。他先后创立了不少地球科学研究机构,并开辟了如气球探空、臭氧观测、海浪观测、云雾物理观测、探空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等许多新研究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对我国地球科学的发展影响深远。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曾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科院副秘书长、副院长、特邀顾问、数学物理学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

  钱三强是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上世纪50年代,他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等重要仪器设备,促使我国放射性同位素制备、高能加速器技术、受控热核聚变等科研工作先后开展起来。

  在苏联政府停止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后,他一方面迅速选调一批优秀核科技专家去二机部,直接负责研制中各个环节的攻坚任务,一方面会同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人,组织联合攻关,让许多关键技术得到及时解决,为第一颗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重要贡献。

  他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的解释。同时,他在组织推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的科学研究及国际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85年获法国总统授予的法兰西军官级荣誉军团勋章。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3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博士学位。钱学森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和航天计划的技术领导人,对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开拓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顺利完成,并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钱学森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近程导弹运载“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

  同时,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的工作,创立了卡门钱学森方法;于1954年发表《工程控制论》,并创建了这门技术科学。钱学森在组织实施我国导弹航天工程中,成功运用了“工程控制论”的方法,并研究、制定、验证、完善了一整套中国现代工程系统开发的技术过程。

  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40年,郭永怀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留学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研究员,并于1946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

  1957年回国后,他先后担任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郭永怀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在跨声速流和奇异摄动理论(PLK方法)方面的成就为国际公认。同时,他倡导了我国高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此外,他还负责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我国核弹与导弹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我国、氢弹的研制工作中领导和组织爆轰力学、高压物态方程、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和武器环境实验科学等研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194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硕士学位。历任“东风一号”副总设计师兼控制管理系统总设计师、“东风二号”副总设计师、“东风三号”副总设计师、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及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航天部总工程师、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黄纬禄是我国固体战略导弹的奠基人,在导弹武器系统总体及控制技术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

  上世纪50年代末,在我国涉及火箭技术相当多的学科和技术领域都处于空白状态下,他主持突破了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仿制和改型设计难关,进而通过自行设计相继解决了远程、多级火箭的液体晃动、弹性弹体稳定、级间分离及各种制导、稳定方案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使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技术水平再创新高。

  20世纪70~80年代,在没有任何外国实物和资料可借鉴的情况下,他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主持研制我国第一个潜地和地地固体机动战略导弹并获得成功,突破了水下发射、三轴稳定平台在运动基座上的调平及瞄准等一系列关键技术。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1943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硕士学位。曾任西南联大副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北京航空学院教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室主任、七机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长和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部高级顾问等。

  屠守锷是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后投身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长期从事导弹与火箭总体技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领导参加地空导弹初期试制,任副总设计师;研制液体弹道式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任总设计师;研制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任总设计师。

  他积极倡导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火箭打入国际市场,并多次提出发展捆绑技术,亲自指挥攻克了由于捆绑带来的结构动力学难关,为我国大推力运载火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彭桓武曾担任云南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他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先后在中国开展了关于原子核、钢锭快速加热工艺、反应堆理论和工程设计以及临界安全等多方面研究,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作出了很多开创性工作。

  同时,彭桓武也为中国第一代和氢弹的研究和理论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仅领导并参加、氢弹的原理突破和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工作,而且在中子物理、辐射流体力学、凝聚态物理、爆轰物理等多种学科领域取得了对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为中国核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1945年,他与N玻恩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麦克杜加耳布列兹班奖。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人民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曾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教授,第二机械工业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国防科工委核实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及基地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科技委常委、顾问。

  程开甲是我国第一颗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我国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在国内第一个计算出爆炸的弹心温度和压力。他开创、规划领导了抗辐射加固技术新领域研究,也是我国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领域的开创者之一。

  他创建了核试验研究所,成功设计和主持了首次、氢弹、导弹核武器和增强型等不同方式的几十次核试验。他也是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他所创立的我国自己的系统核爆炸及其效应理论,为我军的核武器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他开创的核爆炸测试研究,对武器研制及改进、效应及其防护研究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