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普精密三闯港股 高度依赖主要客户
发布时间: 2023-08-17 04:00:33 人气:1 来源:汽车零件
8月27日,鹰普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鹰普精密”)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这是鹰普精密7年内第3次闯港股,也是今年第2次提交上市申请。
作为全球十大高精密度、高复杂度及性能关键的铸件和机加工零部件制造商之一,鹰普精密曾在2011年筹备香港上市事宜,但最终未果。今年2月,鹰普精密重启IPO,并于6月通过上市聆讯,不过其上市计划再度延缓。
鹰普精密在招股书中表示,上市集资净额将主要用作拨付有关产能扩充的资本开支,并用于寻找可补足其业务模式且符合增长策略的潜在收购标的,以及作为运用资金等。
对于本次赴港上市的相关采访,时代周报记者多次致电鹰普精密,均无人接听,记者将有关问题发至公司邮箱,截止至发稿未获回复。
鹰普精密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年前。1998年9月,无锡纺织机械研究所技术员出身的陆瑞博创办了鹰普精密,从零部件机加工业务做起。
创办伊始,陆瑞博便把目光投向海外。同年,鹰普精密在美国成立首个海外销售及客户服务办事处,以及仓库,开启海外市场布局。此后,鹰普精密不断拓展熔模铸造、精密机加工、砂型铸造、表面处理等业务。
鹰普精密的上市之旅始于2011年。这一年,鹰普精密将全球总部迁往香港,并先后获得Baring 6500万美元及GE Capital 50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2011年,有消息称,鹰普精密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于6月通过上市聆讯,拟集资1亿美元,最快于7月初挂牌。
不过,鹰普精密首次上市计划未能实现。对于其暂缓上市的原因,广东雪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昌民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这与股票市场低迷有关。
2011年,港股市场出现较大的波动,大部分实现IPO的企业面临着挂牌即破发,股价长期低迷的窘境。同时,新股频频临阵脱逃,包括光大银行在内的企业再三延缓上市计划。
此后几年,市场上鲜有关于鹰普精密上市的消息。不过,虽然鹰普精密没有实现上市,但也没有放缓其对外扩张的步伐,从2012年开始先后在国内外收购6座工厂,鹰普精密也逐渐从一家本土小型机加工零部件制造商转型为业务遍布世界的行业领先企业。
直到2018年2月,鹰普精密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并于6月21日通过上市聆讯,不过该上市计划再度延缓,其申请状态在港交所网站显示为“失效”。据当时的新闻媒体报道,有消息人士指出,鹰普精密考虑到股票市场动荡,上市计划延迟至下半年,并需求更新财务数据。
“2018年以来,香港股票市场时有动荡,鹰普精密延缓上市也是无奈之举。”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上述“失效”是指此次申请流程已不会接着来进行,若还有继续上市需求,要重新递交材料。
8月27日,鹰普精密重新提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及中银国际。这也印证了上述消息人士“上市计划延迟至下半年”的说法。
据罗兰贝格报告,按2017年总收益计,鹰普精密是全球第七大独立和中国最大的熔模铸造制造商,亦是汽车、航空及液压终端市场方面全球第四大精密机加工公司。目前,鹰普精密在世界各地拥有15个工厂,3个销售办事处,在中国、北美、卢森堡和土耳其拥有仓储能力。
招股书显示,近几年鹰普业绩持续增长,其收益由2015年的24.65亿港元增长至2016年的25.47亿港元,并在2017年进一步增长至30.49亿港元;期内溢利分别为3.32亿港元、3.39亿港元、4.02亿港元。毛利也呈现上升趋势,其毛利在2015–2017年分别为7.47亿港元、7.69亿港元、9.78亿港元。
鹰普主营四大业务分别为熔模铸造、精密机加工、砂型铸造和表面处理。2017年,四大业务收益分别为13.33亿港元、9.53亿港元、4.30亿港元、3.33亿港元,占公司总收入的占比分别是43.7%、31.3%、14.1%及10.9%。
从终端市场来看,鹰普精密收益前三大终端市场为乘用车、商用车及大马力发动机,2017年收益分别占总收入的占比分别是32.7%、16.5%及8.5%。
值得注意的是,鹰普精密对主要客户具有一定的依赖性。鹰普精密在2015年、2016年、2017年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6个月,对五大客户的销售收益分别约为8.89亿港元、8.81亿港元、12.33亿港元及8.34亿港元,分别占总收益的36.1%、34.6%、40.4% 及44.7%。
同期,对单一最大客户的销售收益分别为3.05亿港元、3.16亿港元、4.62亿港元及2.87亿港元,分别占总收益的12.4%、12.4%、15.1%及15.4%。
针对风险因素,鹰普精密也在招股说明书里面表示,销售依赖多名主要客户,且与所有主要客户并无签署维持长期供应协议,如未能保持与任何主要客户的关系,鹰普精密的收益及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宋清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鹰普精密对五大客户的依赖,对其未来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在其进入长期资金市场后,其业绩“变脸”的概率很高。
对此,鹰普精密在招股书中表示,未来计划透过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加深与现有主要客户的合作以巩固关系,并开拓与其他全球行业领先客户合作的机会。
从区域市场角度来看,鹰普精密产品主要销售至美国、欧洲、中国及亚洲其他几个国家。其中2017年,来自美国、欧洲、中国及亚洲(不包括中国)的收益分别占总收益的41.1%、34.4%、21.9%及2.6%。
值得注意的是,鹰普精密最大的收益来自美国。2017年,该公司来自美国的收入为12.53亿港元。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鹰普精密未来的发展可能受到美国关税问题的影响。
李昌民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鹰普精密今年延缓上市也与美国关税问题的不明朗有关。
鹰普精密在招股书中表示,2018年6月15日,美国贸易代表公布中国进口产品清单,这一些产品正面临或可能面临额外25%的关税。清单涵盖两批美国关税及首批818个关税项目,包括往绩记录期内出口至美国的鹰普精密若干产品。自2018年7月6日起,首批关税已实施征收额外税款。该清单亦包括第二批关税项目,有关项目已于2018年8月23日起实施征收额外关税。
而鹰普精密于2015年、2016年、2017年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6个月涉及列入清单首批及第二批中,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分别占鹰普精密销售总额约9.5%、9.8%、10.4%及11.1%。
鹰普精密也在招股说明书里面的风险因素中表示,国际贸易政策及贸易国际壁垒变动可能对其业务及扩充计划造成不利影响。对此,鹰普精密表示,将利用全球网络并与客户协作,以减轻有关关税项目的不利影响。
同时,鹰普精密本次上市与其未来扩充计划有关。招股书显示,上市集资净额将主要用作拨付有关产能扩充的资本开支,并用于寻找可补足其业务模式且符合增长策略的潜在收购标的,以及作为运用资金等。
根据鹰普精密的计划,未来预计继续投资有关生产扩充及升级,2018年估计资本支出金额约5.49亿港元,其中今年上半年已投资约2.65亿港元,2019年估计资本支出金额约4.5亿港元。
与此同时,根据鹰普精密的发展规划,未来将寻求迎合具高增长最终市场业务的收购机遇,拓展航空及医疗终端市场。
“上市能为鹰普精密拓宽融资渠道,解决生产扩充及升级的,巩固现有市场地位。”李昌民表示,这也有助于公司提升具增长前景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把握住航空及医疗终端市场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