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汽车零件
产品介绍

中温蜡用硅溶胶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发布时间: 2025-04-01 20:39:03 人气:1 来源:汽车零件


  本发明涉及精密铸造生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中温蜡用硅溶胶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国际上通用的精铸件生产的基本工艺,它具有较高的铸件质量、较低的返修率,特别适合于表面粗糙度要求高(ra0.8-3.2),尺寸精度高(ct3-ct5级)的中小件、特小件(2-1000g)。一般中温蜡配合的是硅溶胶制壳工艺,而低温蜡一般配合的是水玻璃制壳工艺。中温蜡的收缩比低温蜡的要大。且中温蜡是脱水提纯处理,低温蜡是去除皂化物的反应处理,所以低温蜡蜡膏中含有水汽。中温蜡比低温蜡的尺寸要稳定,中温蜡硅溶胶制壳与低温蜡制壳相比具备以下几点优势:

  (1)中温蜡精密铸造配合的是硅溶胶制壳工艺,而低温蜡一般配合的是水玻璃制壳工艺。

  由于设备及成本限制,较少应用于中大件(5-100kg)。成本高,其型壳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是水玻璃型壳的8倍。比低温蜡-硅溶胶型壳也高出25%。根本原因是其制壳、蜡模材料成本高,且设备耗电也大得多,设备投资也大。生产周期与低温蜡-硅溶胶型壳相同,比水玻璃及复合型壳长得多。

  生产5-50kg的中大件往往要采用中温液态蜡(65-70℃)及高压(4.0-7.0mpa)注蜡,厚壁蜡模易缩凹,铸件尺寸精度并不太高,中大件对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也没有小件那么高,故中大件较少采用硅溶胶(中温蜡)型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相关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证铸件尺寸、粗糙度要求的中温蜡用硅溶胶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温蜡用硅溶胶涂料,所述硅溶胶涂料含有硅溶胶、消泡剂、润湿剂和耐火粉,其中,相对于10kg的硅溶胶,消泡剂的含量为14-20ml,润湿剂的含量为20-30ml,耐火粉的含量为34-37kg;其中,耐火粉为锆英粉与熔融石英和超细硅微粉的混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硅溶胶涂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有以下步骤:按照前文所述的配比准备好原料;在搅拌桶中先加入润湿剂和消泡剂,然后加入硅溶胶,均匀搅拌,然后在不断搅拌中加入耐火粉,继续搅拌至体系充分稳定,测量其粘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确定了涂料中硅溶胶、消泡剂、润湿剂和耐火粉的添加比例和添加种类,得到的硅溶胶涂料拥有非常良好的透气性、清砂性和脱壳性,拥有非常良好的流平性和涂挂性。不仅如此,本发明还降低了常规硅溶胶的原料成本。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来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温蜡用硅溶胶涂料,所述硅溶胶涂料含有硅溶胶、消泡剂、润湿剂和耐火粉,其中,相对于10kg的硅溶胶,消泡剂的含量为14-20ml,润湿剂的含量为20-30ml,耐火粉的含量为34-37kg;其中,耐火粉为锆英粉与熔融石英和超细硅微粉的混合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确定了涂料中硅溶胶、消泡剂、润湿剂和耐火粉的添加比例和添加种类,得到的硅溶胶涂料拥有非常良好的透气性、清砂性和脱壳性,拥有非常良好的流平性和涂挂性。不仅如此,本发明还降低了常规硅溶胶的原料成本。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提高硅溶胶涂料的涂挂性和流平性,优选的,所述硅溶胶涂料的粘度为41-51η6/s。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提高硅溶胶涂料的涂挂性和流平性,优选的,耐火粉的粒度不大于325目。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提高硅溶胶涂料的涂挂性和流平性,优选的,硅溶胶为f-s30快干硅溶胶。不仅仅可以减少涂料的干燥时间,缩短生产周期,还可提升熔融石英砂对中温蜡的润湿性,减少粘砂现象,提高铸件外观质量。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提高硅溶胶涂料的涂挂性和流平性,优选的,耐火粉为锆英粉与熔融石英和超细硅微粉的质量比为7:1.95-2.05:0.95-1.05。在这种情况下,熔融石英砂在耐火粉中替代了一部分的锆英粉,而熔融石英砂其热膨胀系数仅为5×10-7/℃,且其价格只有锆英石的1/6,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提高硅溶胶涂料的涂挂性和流平性,优选的,消泡剂为正辛醇。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提高硅溶胶涂料的涂挂性和流平性,优选的,润湿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后文的实施例中,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以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生产jfc进行说明。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硅溶胶涂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有以下步骤:按照前文所述的配比准备好原料;在搅拌桶中先加入润湿剂和消泡剂,然后加入硅溶胶,均匀搅拌,然后在不断搅拌中加入耐火粉,继续搅拌至体系充分稳定,测量其粘度。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提高硅溶胶涂料的涂挂性和流平性,优选的,硅溶胶涂料的粘度为41-51η6/s。

  在本发明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提高硅溶胶涂料的涂挂性和流平性,优选的,硅溶胶涂料的粘度为43-47η6/s。

  在本发明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提高硅溶胶涂料的涂挂性和流平性,优选的,搅拌时间为6-8h。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确定了涂料中硅溶胶、消泡剂、润湿剂和耐火粉的添加比例和添加种类,得到的硅溶胶涂料拥有非常良好的透气性、清砂性和脱壳性,拥有非常良好的流平性和涂挂性。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在下述实施例中,润湿剂为jfc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消泡剂为正辛醇。

  在搅拌桶中先加入20ml润湿剂和14ml消泡剂,然后加入10kg硅溶胶,均匀搅拌,然后在不断搅拌中加入36kg耐火粉(粒度不大于325目),继续搅拌至体系充分稳定,测量其粘度为44η6/s。所用粘度计为100ml,直径为6mm,所述耐火粉为锆英粉与熔融石英和超细硅微粉的混合物,其中,耐火粉为锆英粉与熔融石英和超细硅微粉的质量比为7:1.95:1.05。

  在搅拌桶中先加入30ml润湿剂和20ml消泡剂,然后加入10kg硅溶胶,均匀搅拌,然后在不断搅拌中加入34kg耐火粉(粒度不大于325目),继续搅拌至体系充分稳定,测量其粘度为42η6/s。所用粘度计为100ml,直径为6mm,所述耐火粉为锆英粉与熔融石英和超细硅微粉的混合物,其中,耐火粉为锆英粉与熔融石英和超细硅微粉的质量比为7:2.05:0.95。

  在搅拌桶中先加入25ml润湿剂和20ml消泡剂,然后加入10kg硅溶胶,均匀搅拌,然后在不断搅拌中加入37kg耐火粉(粒度不大于325目),继续搅拌至体系充分稳定,测量其粘度为43η6/s。所用粘度计为100ml,直径为6mm,所述耐火粉为锆英粉与熔融石英和超细硅微粉的混合物,其中,耐火粉为锆英粉与熔融石英和超细硅微粉的质量比为7:2:1。

  在搅拌桶中先加入30ml润湿剂和20ml消泡剂,然后加入10kg硅溶胶,均匀搅拌,然后在不断搅拌中加入34kg锆英粉(粒度不大于325目),继续搅拌至体系充分稳定,测量其粘度为43η6/s。所用粘度计为100ml,直径为6mm。

  在搅拌桶中先加入30ml润湿剂和20ml消泡剂,然后加入10kg硅溶胶,均匀搅拌,然后在不断搅拌中加入34kg耐火粉(粒度不大于325目),继续搅拌至体系充分稳定,测量其粘度为44η6/s。所用粘度计为100ml,直径为6mm,其中,耐火粉为锆英粉和熔融石英砂的混合物,锆英粉和熔融石英砂的质量比为7:3。

  将清洗干燥好的中温蜡模慢慢浸入涂料搅拌桶中,转动蜡模并上下移动,让涂料充分并均匀湿润模组。

  发现实施例1-3和对比例1、对比例2中的流涂性和流平性均较好,其中,实施例2、对比例1和对比例2中的涂料的流涂性和流平性较实施例1和实施例3中较优。其中,实施例2中的流涂性和流平性优于对比例2,与对比例1中的流涂性和流平性接近。

  但是,实施例2与对比例1相比,所火粉为锆英粉与熔融石英和超细硅微粉的混合物,而对比例1中的耐火粉采用的是锆英粉,而熔融石英砂的价格只有锆英粉的1/6,超细硅微粉的成本也低于锆英粉,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通过在涂料上撒砂、干燥,制得中温蜡硅溶胶壳模。再采用水浴脱蜡,获得模壳。发现得到的模壳没有分层、走泡和开裂现象。脱壳性能和清砂效果良好。

  再通过焙烧得到浇注用铸型。浇注后发现铸件质量稳定,未出现粘砂等质量缺陷。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能够最终靠任何合适的方式来进行组合,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能够直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1.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2. 超硬陶瓷材料制备与表面硬化 3. 规整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1.数字信号处理 2.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3.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 4.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5.逆向工程技术研究

  1.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 2.超声波特种加工 3.超声/电火花复合加工 4.超声/激光复合加工 5.复合能量材料表面改性 6.航空航天特种装备研发

  1. 先进材料制备 2. 环境及能源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3. 功能涂层的设计及制备 4.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