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机加工件
产品介绍

湖北举行“推进‘链长+链主+链创’机制 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

发布时间: 2023-12-21 01:27:35 人气:1 来源:机加工件


  原标题:湖北举行“推进‘链长+链主+链创’机制 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

  湖北省委、省政府格外的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将其纳入我省9个新兴特色产业之一,以“三链”机制推动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12月15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推进‘链长+链主+链创’机制 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介绍“新材料产业链”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省委、省政府格外的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将其纳入我省9个新兴特色产业之一,以“三链”机制推动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今天,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推进‘链长+链主+链创’机制 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介绍“新材料产业链”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权先生介绍新材料产业链的主要内容、工作举措和推进情况。

  大家好!很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湖北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习强调,“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科学技术实力的重要标志。省委、省政府格外的重视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新材料产业作为全省9条新兴特色制造业产业链之一。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以“三链”机制推进新型工业化,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湖北省新材料产业高水平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壮大。下面,我从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情况。

  一是坚持高位推进。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频调研省内外新材料企业和创新平台,推动相关合作事项落地,并对新材料产业发展提出具体实际的要求。分管副省长多次考察新材料企业,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听取省直相关单位、链主企业、链创机构的意见和建议,部署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帮助新材料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完善“三链”机制。建立了以分管副省长为链长、兴发集团、长飞光纤、鼎龙控股、容百锂电等23个重点企业为链主、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城实验室等18个创新平台为链创的“三链”工作体系。组建了包括李元元院士、张清杰院士、傅正义院士等10位两院院士在内的专家咨询委员会。

  三是做强链式招引。利用投洽会、进博会、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等国家级展会平台和省领导出访等招商活动,大力开展新材料产业专题推介活动,务实推动一批新材料重点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四是出台行动方案及配套措施。广泛收集企业诉求,多方征求意见,制定出台了《湖北省新材料产业高水平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和支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挂图作战,逐步推进重点任务落实。

  《行动方案》包括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五个部分。

  在发展目标方面,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重点企业产值超6000亿元,其中产值过1000亿元企业超过1家,500亿元企业超过2家,100亿元企业超过10家,50亿元企业超过20家,每年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超过10项,新材料及其应用领域登记技术合同金额超过300亿元,重点领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融合发展,建成湖北光电子材料产业大走廊、全国重要的化合物半导体研发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电子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全国领先的正极材料基地、全球重要的高端营养药用材料生产研发基地等产业集群。

  在发展重点方面,结合我省新材料发展实际,确定了“3+3+X”新材料产业体系,实施关键战略材料攻坚工程,重点布局光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三大领域;实施先进基础材料筑基工程,重点布局精细化工材料、先进金属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三大领域;实施前沿新材料领航工程,重点布局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石墨及石墨基材料、3D打印材料及高熵合金材料,支持发展室温超导、智能仿生、液态金属、气凝胶材料等多个领域。

  在主要任务方面,聚焦新材料产业三大方向,按照分类施策原则,立足供应链、重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开展十大行动,通过持续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加大科技攻关、优化产业生态等系列组合拳,系统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一是开展产业规模扩容行动,招引链主企业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和国内外新材料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落户,支持重点项目达产扩能;二是开展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引领行动,支持链主企业在重塑产业链上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三是开展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突破行动,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四是开展前沿领域布局行动,依托在鄂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新材料前瞻性研究;五是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行动,鼓励优势公司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支持围绕技术成果转化组建中试基地;六是开展企业孵化培育行动,培育新材料产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小进规”企业,推动新材料企业上市;七是开展发展协同推进行动,支持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联合科研机构、高校等共享信息和资源;八是开展检验测试能力升级行动,建设一批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九是开展场景建设赋能行动,落实国家重点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试点工作,逐步建立我省前沿新材料产品的质量、责任风险保险机制;十是开展产业集群打造行动,支持有关园区根据真实的情况调整优化,推进新材料制造业链式集群发展。

  《行动方案》还提出了切实加强统筹协调、搭建产融对接平台、推动国际国内协同、强化人才培育引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保障措施。

  下一步,省商务厅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全力推进全省新材料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为我省建设制造强国高地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谢谢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权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前,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省经信厅作为新材料产业的行业主管部门,在培育发展壮大新材料产业方面有什么举措?

  谢谢您的提问!新材料产业是我省“51020”重点打造的五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之一。近年来,省经信厅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的决策部署,抢抓产业变革机遇,在推动新材料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上取得了积极成效。2022年我省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3890亿元。现已基本形成了先进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新材料产业体系。武钢有限的冷轧硅钢片、新冶钢的高合金钢、江瀚新材的有机硅、回天胶业的特种粘结材料、兴发集团超高纯电子级磷酸等新材料产能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能力。作为新材料产业的行业主管部门,省经信厅将贯彻落实《湖北省新材料产业高水平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围绕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及主要任务,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升原始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瞄准新材料产业链核心环节开展协同创新,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设立宝武集团武汉研发中心,加强先进钢铁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三峡实验室加快高选择性蚀刻液、先进封装用电子材料、光刻胶等化学品的开发和应用,打造国内一流电子化学品专区。支持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加快非线性光学材料、有机高分子发光材料的研发。支持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动力及储能电池材料发展。支持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轻质高强陶瓷复合装甲材料、柔性智能材料的发展等。

  二是实施补链延链强链,壮大新材料产业规模。依托武钢有限硅钢产品技术、装备、市场及品牌优势,加快新能源无取向硅钢及高端取向硅钢结构优化项目建设,打造全球领先硅钢生产基地和全球硅钢第一品牌。支持大冶特钢开发超高强度钢、特种不锈钢、高端模具钢等特冶锻造系列新产品,建成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特钢产业集群。支持武汉完善环氧乙烷、碳五、碳九、芳烃等4条高端石化产业链,延伸打造乙烯、丙烯等2条高端石化产业链,实现中韩石化“炼油化工型”向“化工新材料型”转变。充分的利用湿法磷酸精制技术,延伸磷化工产业链,打造全国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及电解液重要生产基地。配套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开发空分复用、多芯光纤等光纤新产品,突破性发展多晶硅、单晶硅等半导体材料,增强我省电子信息材料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铜产业向高端锂电铜箔、特高压电缆等产业链末端、价值链高端延伸,建成全国最大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

  三是提升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竞争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链主企业。支持武钢有限打造汽车用钢、工程用钢、高端压延钢、精品薄材“四个百万吨”专用钢产品群,实现“千亿跨越”,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城市森林湿地钢厂。支持大冶有色做大做强铜延伸产业链,实现盈利收入超千亿元目标,跻身全国铜行业第一方阵。快速推进武汉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支持荆门石化“油转特”“油转化”转型发展,重塑我省石油化学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势。支持兴发集团发展高端电子化学品,打造全国最大最强精细磷化工生产基地。支持华鲁恒升、三宁公司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示范区。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围绕新材料细分行业打造一批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

  电子化学品是新材料的重要领域。请问,兴发集团作为电子化学品领域的链主企业,将如何带动产业链发展,助力湖北打造全国重要的电子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谢谢您的提问。电子化学品是电子信息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面临技术“卡脖子”的重点领域之一。兴发集团立足国产制造,以宜昌新材料产业园为主阵地,2008年进军芯片用电子化学品产业,打造国产电子化学品龙头品牌——兴福电子。通过十多年自主开发,电子化学品成为兴发最具成长性的新型产业,实现了由行业赶超向行业引领跨越。2021年4月24日,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兴发集团基于公司电子化学品产业基础牵头成立了湖北电子化学品专区。

  一是产能规模行业居首。依托完整磷化工构建的磷、硫、氟、氯、硅多元素循环产业链优势,兴发集团拥有发展电子化学品最坚实的产业链基础。现已建成电子级磷酸、硫酸、氢氟酸、双氧水、蚀刻液等芯片用电子化学品,产能规模达到30.8万吨,位居国内第一。

  二是生产技术国内领先。电子级磷酸、硫酸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牵头制定电子级硫酸国家标准,电子级磷酸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系列新产品开创国产湿电子化学品在8寸、12寸集成电路中的应用先河。电子级磷酸、硫酸被评为“五星级产品”,兴福电子被集成电路国产化联盟评为“A类企业”,连续三年被评为“半导体材料十强企业”。

  三是市场布局延伸海外。产品的质量国际一流,不仅为芯片国产化提供配套,还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等地区。主要客户囊括中芯国际、华虹宏力、长江存储、台积电、格罗方德、SK海力士、德州仪器、英特尔等国内外知名半导体企业,并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未来公司将锚定“千亿兴发,世界一流”目标,重点发展电子化学品产业,加快建设湖北电子化学品专区,打造顶级规模、品种最全、品质最优的国际一流的电子化学品产业集群。

  (一)前瞻性攻关,抢占行业技术高地。围绕市场需求,直面“卡脖子”技术难关,从四个方向发力,力争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一是开发和应用超高纯电子化学品纯化关键技术。提升电子级磷酸、硫酸品质,并拓展应用到电子级双氧水、氨水、盐酸等新产品。二是开发高性能配方型电子化学品。重点拓展芯片及封装用电子级蚀刻液、清洗液、剥膜液和电镀液等系列新产品。三是开发和应用电子级特气。公司现在存在的电子级产品均为湿化学品,电子级特气是芯片制造的又一大类关键材料(气态)。未来将重点突破6N及以上特气生产关键技术,进而开发电子级硅烷、磷烷、高纯氨气等系列新产品。四是开发电子化学品回收利用技术。回收客户使用过的电子级废液,既实现变废为宝,又替客户解决废液环保处置问题,形成绑定效应。

  (二)全局性谋划,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思路,持续加大投入,拉长拉粗产业链条,打造国内顶级规模、品类最全、技术最领先的电子化学品产品链条。

  1.“十四五”期间。重点开发湿电子化学品,争当行业龙头,拓展开发电子级电镀液、研磨液、前驱体,突破发展电子级特气、封装材料,填补大陆部分G5规格产品空白,全面建成湖北电子化学品专区,2025年形成总资产60亿元、产能55万吨/年、收入40亿元规模,其中45万吨高纯电子化学品(电子级硫酸、磷酸、氢氟酸、双氧水、氨水等)、5万吨电子级功能化学品(电子级蚀刻液、清洗液等)、5万吨特种电子材料(电子特气、前驱体、研磨液等),引领湖北省电子化学品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为湖北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提供支撑。

  2.“十五五”期间。抓好产品升级扩建,新开发电子级盐酸、硝酸、氯气(氯化氢)等系列新产品,2030年形成总资产100亿元、产能85万吨/年、年收入100亿元规模。除湖北电子化学品专区基地外,同步重点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密集的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建设分基地,形成一主多辅、辐射全国的发展格局,为芯片国产化贡献湖北力量。

  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三链”机制中的链创主体,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请问具体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推动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众所周知,湖北省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在国内起步较早,具有着强烈的需求背景、雄厚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先发优势。湖北省内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材料学科专业人才济济、创新研发力量厚实。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三链”机制中的链创主体,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

  一是聚集创新资源,驱动领域发展。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组织科研是科学技术创新实现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形式。聚焦具有湖北特色的关键战略材料、先进基础材料、前沿新材料,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打造学科领域高地,突破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平台、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着力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抢占未来新材料产业竞争制高点,助力“三链”打好组合拳,系统提升产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保障我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

  武汉理工大学,作为材料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拥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材料研究测试中心等材料领域创新平台。近两年又获批了湖北隆中实验室、湖北省先进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我们将积极组织、联合省内新材料领域的优势单位,建成集研发、生产、应用于一体的综合创新平台,为湖北省新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技术支撑。

  二是强化人才引育,提升策源能力。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行动方案》中重点强调 “强化人才培育引进”,支持核心人才引进、项目引进、共建研发机构等方式,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领军人才。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科学技术创新人才高地,要发挥人才引育优势,在头部企业设立新材料专家工作站、研究站、创新实践基地等,最大限度发挥人才创新创造创业优势,加快推进我省成为新材料科学技术创新的策源地。

  武汉理工大学持续聚焦材料领域“战略科学家、学科首席教授、科学技术创新人才、教育教学名师、青年拔尖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的引进培育,通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人才培育精度、拓宽人才国际化广度、提升人才服务温度,不断推动人才工作举措提质增效。我们将努力为湖北省新材料产业核心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提升提供高水平人才队伍支撑。

  三是打通转化链条,赋能产业创新。《行动方案》的重点任务清单中指出,要建立高校、科研院所等高水平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的跟踪对接和服务机制,统筹创新专项资金给予支持,贯通“实验室、小试、中试放大、生产”全链条。鼓励优势公司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基地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最集中、技术发展最迅速、创新成果最密集,要持续推动科技攻关及成果转化落地,增强共性技术扩散能力,畅通供需对接渠道,提升技术转移转化服务能力。

  近年来,武汉理工大学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成立了专门的科技转化部门,对内服务教师知识产权申请、科研项目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对外协调区域、企业与学校的科技产业融合,为企业技术革新、产品提档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对接与服务。2022年,学校科技服务湖北省企业634家,签订科学技术合作项目1060项,与重点企业共建校企科学技术合作平台12个,累计合同金额达8898.55万元;转化落地科技成果159项,累计合同金额达1.23亿元。通过专利转让、许可转化形式,实现了新材料领域首个亿元级科技成果转化。

  下一步,作为链创主体单位,我们将充分的发挥创新平台协同攻关优势,加快集聚创新资源,着力攻克一批新材料关键共性技术及前沿引领技术,促进新材料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切实增强“三链”融合协同力,助力湖北省形成“上下游贯通、政企研联动”的良好局面。

  各位媒体朋友们,“推进‘链长+链主+链创’机制 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历时两个月,今天圆满收官,在此,衷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热情参加、支持和宣传,大家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