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铸造业如何重“铸”

发布时间: 2024-08-16 13:11:32 人气:1 来源:球王会-案例

  装备制造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大到飞机、舰船、火车,小到锁头、皮带扣、拉链扣,不能离开铸造。日前,河南省科协在郑州举行了铸造学科发布活动,释放出中原铸造业浴火重生的春的信息。

  有资料显示,自2000年开始,我国铸件总产量已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位。目前,我国铸造行业的企业不少于30000家,就业人员至少150万人。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高文生介绍,据统计,2014年我国铸件的产量达4620万吨,产值约为5710亿元,若包含其上游产业(铸造原辅材料)的产值和下游产业(机械产品)的产值,估计不少于10万亿元。可见,铸造行业无论是对就业还是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都极其重要。

  目前,河南省已具备生产600t级超大型钢锭、600t铸钢件、200t灰铁铸件、150t球铁铸件和大型不锈钢铸件的能力。河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铸造大省。

  历经半个多世纪发展,铸造业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仍存在许多问题。据专业的人介绍,我国铸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集中表现在:铸造公司数太多,平均规模太小;铸造业的整体发展极不平衡;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差距很大;劳动保护及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技术标注与标准化的贯彻水平低;主要技术、工艺水平与经济指标与发达国家铸造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高文生说,结合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未来铸造行业的发展的新趋势是向大型化、轻量化、精确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及清洁化的方向发展;铸造生产要满足高效、低耗(能、材)、低污染、高质量的要求;而技术上的含金量高的高端铸件将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当前铸造产能过剩,小铸造公司数过多,已是不争的事实。铸造行业应如何调整自身产业结构?

  国家要实行行业“准入制度”,淘汰一批耗能高、污染大、铸件质量差、浪费铸造资源的小铸造企业。专业的人建议,众多小铸造厂应及早走整合集约化的道路,走专业化、规模化的道路。通过有选择、谨慎地进行部分优质资产并购,尽快提高产业集中度,扩大经济规模、增加经济效益。

  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装备水平和安全生产,是目前我国铸造企业亟须突破的五个重点薄弱环节。对此,专家们建言献策,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绿色铸造之路,将合理规划利用资源和综合预防污染的环境策略,持续用于铸造生产的全过程和产品中,使所有的环节都要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要继续积极推广专业化生产,大力提倡按材质、工艺类型、产品品种类型或行业、地区组织专业化生产。并且要建设铸造工业园区,促进中小企业的积聚和产业转移,形成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来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记者了解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培养了大批铸造教学、科研和铸造产业的技术人才,他们为我国铸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及铸造产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随国家高等工程教育专业的调整,传统的、纯粹的“铸造专业”已不复存在。

  教育体制改革后,铸造归入到材料学科,目前也是国家建设最需要的学科之一。据河南省教育厅资料显示,河南省现有大专以上高校120所,其中截至2015年10月,有本科高校51所,大专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69所,而铸造学科主要分布在综合类和工程技术类院校里面。在所有设立“材料工程学院(系)”里,大多都开设有铸造学科相关的实验室、教研室,但新的人才培养大多数都融于“材料科学与成型加工”的专业方向之内。与此对应,高校专业调整前“铸造”专业毕业的教师数量日益减少,选择“铸造专业”方向的本科和专科学生也有日益减少的趋势。

  而随着我国在2010年后变成全球装备制造第一大国,我国装备制造业对铸造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在一直增长,许多企业急需一线的铸造工程师、铸造工艺师、铸造高级技师。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技术在装备制造和铸造领域的加速推广应用,铸造行业对以铸造工艺技术、铸造装备、铸造企业管理为基础的“互联网+”协同制造与服务的复合型高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有专家表示担忧,在河南省本科工程技术类院校里,传统铸造学科力量较强的院校仅有几所高校。在高职高专院校中,仅有济源市职业技术学院应企业订单培养的要求设立了金属熔炼与铸造工艺热加工专业,其他绝大多数院校都取消了铸造专业,而且原有相应的师资队伍、实验室、教研室、实训设备仪器和基地等大多被裁撤或转做他用。上述铸造学科在高校教学中日益减退状况让人担忧,因为该种状况严重背离了产业、行业和企业未来的发展对铸造专业方面技术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