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油泵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 2024-08-12 08:36:04 人气:1 来源:常见问题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以年度经营和管理目标为导向,努力克服复杂社会环境、芯片结构性短缺等诸多坏因影响,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工艺生产优化升级、供应链提质增效、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积极效果,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逐步加强,公司在巩固燃油类商用车、乘用车等传统业务优势的同时实现新能源业务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并最终实现年度经营业绩正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

  报告期内,公司整合内部资源,新设新能源事业部,加大新能源业务拓展力度,并取得多项突破。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业务实现收入266,823,444.87元,同比增长186.61%,新能源业务占公司营收比重上升至16.43%,比上年提升10.69个百分点,产品结构得到逐步优化,公司“电动化、智能化、节能化”战略目标初显成效。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公司技术中心、长沙研究院等核心科研平台,联合相关科研院所,持续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力度。在保持传统产品如柴油机油泵、汽油机油泵、冷却水泵、变速箱泵、真空泵、铝合金压铸件等产品门类开发力度的同时,公司深化各种类型的产品在新能汽车领域上应用,如电子水泵、变速箱电子泵、发动机电子预供油泵、电子真空泵、激光雷达电机等,已建立覆盖燃油动力、混合动力、纯电动动力、氢燃料动力的产品矩阵,其中变排量泵技术是公司核心优势之一,已在众多混合动力、增程式车型中得到验证。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发新产品项目包括:柴油机油泵项目有潍柴、锡柴、北汽福田、东风、大柴、一拖等;混合动力机油泵项目有弗迪动力、吉利、奇瑞、长城等;变速箱油泵项目有弗迪动力、吉利等;电子油泵项目有弗迪动力、吉利、理想汽车、合肥巨一、盛瑞传动、精进电动、玉柴等;电动变速器项目有江苏御传、弗迪动力、重庆蓝黛、无锡明恒等;电子水泵项目有柳汽松芝等。

  报告期内,公司共取得17项发明专利授权、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提交申请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汽车热管理系统高效率节约能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发明三等奖,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衡阳市知识产权强链护链试点培育单位,并成功通过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复核、汽车电动油泵湖南省工程实验室复核,公司实验中心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监督审核等。同时,公司技术产品研制成果得到了客户的认同,获得一汽解放000800)事业部优秀质量供应商、上菲红优秀合作供应商、卡特比勒卓越奖、上柴技术开发奖、长安青山优秀合作奖等。

  报告期内,公司依据业务发展需求,研究分析有关问题难点、堵点,结合内部信息化升级项目,及时优化各项管理制度流程,加强完善公司内控体系,保障公司经营平稳有序。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本公司所处行业为汽车制造业(代码为C36),所处细分行业为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中的汽车泵类行业。泵类产品是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关键或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技术革新,汽车行业慢慢的变成为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产业,并已发展变成全球上顶级规模的产业之一。同时,汽车行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技术方面的要求高、综合性强、零部件数量多、附加值大等特点,对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2010年以来,得益于全球经济的温和复苏和各国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出台,全世界汽车产业快速回暖,并保持较为平稳的态势。

  2022年,尽管受到市场需求波动、芯片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高位运行、局部地理政治学冲突等坏因影响,在各级政府部门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拉动下,中国汽车产业逆势复苏,中国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2022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83.6万辆和2,3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5%;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18.5万辆和33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9%和31.2%;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93.4%,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6%,高于上年12.1个百分点。2022年,由于海外供给不足和中国车企出口竞争力大幅增强,汽车出口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中国品牌车企紧抓新能源、智能网联转型机遇,推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得到众多购买的人青睐。同时,企业国际化的发展更不断的提高品牌影响力。2022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176.6万辆,同比增长22.8%。市场占有率达到49.9%,创近年新高。

  截至2022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7亿辆,扣除报废注销量,同比2021年增加2129万辆,增长5.39%。

  汽车零部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一起发展的。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市场之间的竞争的日益激烈,整车制造企业逐步由传统的垂直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向以整车设计、开发、生产为核心的专业化模式转变。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减少相关成本、改善技术工艺、提升产品质量获得快速地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慢慢的变成为整车生产企业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这些零部件企业通过与国际知名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企业组织技术合作等多种途径,逐渐融入其全球采购体系。

  发动机及其泵类行业的需求与汽车行业的发展紧密相联,各类商用车、工程机械、发电机组、船舶动力等柴油发动机主要应用领域,以及乘用车等汽油发动机主要应用领域,其OEM终端市场发展决定了本行业的主要市场需求,同时汽车后市场也具有相当的需求。根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内燃机完成销量4315.47万台,同比下降14.51%,其中按燃料类型划分,2022年柴油机销量428.66万台(其中乘用车用18.87万台,商用车用167.01万台,工程机械用83.72万台,农机用122.23万台,船用3.97万台,发电用31.17万台,通用1.69万台),汽油内燃机销量3885.60万台;按用途划分,2022年乘用车用完成销售1838.84万台,商用车用218.89万台,工程机械用89.73万台,农业机械用414.13万台,船用3.97万台,发电机组用125.30万台,园林机械用164.54万台,摩托车用1442.12万台,通机用17.94万台。

  公司的规模、产销量均居于国内泵类行业前列,是泵类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之一,是中国最早具备同主机配套企业“协同开发设计、独立制造”能力的行业领先企业,制造技术和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ATF16949质量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还是国内泵类行业标准的主导者之一,多次参与到国家及行业泵类标准的制定工作。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内燃机零部件行业排头兵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湖南车用机油泵工程技术中心”、“机械工业车用油泵工程研究中心”等。公司多次获国家级、省级新产品奖,所生产的“湘江”牌机油泵被认定为“湖南省名牌产品”,所拥有的“湘江”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和“湖南省著名商标”。公司连续多年获得主机厂商的“战略供应商”、“优秀供应商”、“最佳质量奖”等荣誉。

  目前企业具有的可变排量泵技术、发动机冷却润滑模块技术、大马力泵类技术、电子泵类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核心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贯彻“节能化、集成模块化、电动化、新能源化、轻量化”的战略目标,在把握发动机(或内燃机)系统的关键及重要零部件——发动机泵类产品持续发展的同时,不断丰富产品线,在变速箱/变速器油泵、电子泵类、电机等产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国内外主要

  客户中的广泛应用,夯实公司全球化的业务;公司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保障公司可持续性增长;同时,公司积极落实智能驾驶执行层控制管理系统在技术上的迭代升级及应用场景推广布局,实现公司在智能驾驶产业链的深度发展。具体产品品类及应用系统如下:

  公司是国内发动机润滑冷却泵类领域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也是行业内最早实现与主机厂同步设计开发的企业,具有40多年的行业积累经验,在技术开发、质量管理、客户认可度等方面具有一马当先的优势。该项产品品类包括:(1)柴油机机油泵;(2)汽油机机油泵;(3)冷却水泵。其中,公司柴油机机油泵(按照本公司柴油机机油泵国内销量/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披露的国内多缸柴油机销量计算)国内市场占有率为40%,销量及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稳定双增长。

  (1)发动机冷却润滑模块技术:公司以“节能化、集成模块化、轻量化”的丰富生产经验和优秀技术工艺,实现发动机冷却润滑模块在柴油机、汽油机两大品类上应用,把发动机的润滑、冷却功能模块集成在一个组件系统中,为发动机同时提供润滑油与冷却液,简化整体结构,提高装配效率,减轻发动机重量,优化发动机空间布局,进而达到节能减排、轻量化、高效的目的。

  (2)可变排量泵技术:公司积极开发国内领先的可变排量泵,实现泵类产品“节能化”战略目标,充分同步开发应用可变排量技术,已拥有可变排量相关专利约120余项,公司在可变排量泵技术上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3)中大马力泵类技术:公司积极开发技术难度高、产品使用工况复杂、升级换代明显的中大马力泵类产品,主要使用在于50-300kW中马力、300-1500kW大马力的柴油机以及500kW-1500kW的中大马力船舶用中低速发动机,在大马力泵研发技术应用上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成为玉柴、潍柴动力000338)、东风康明斯、中国重汽000951)、一汽锡柴、一汽大柴、上柴、洛拖、上汽、东风汽车600006)、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广汽、比亚迪002594)、江淮汽车600418)、奇瑞汽车、长城汽车601633)等国内主要主机厂的战略供应商。同时,公司已进入美国康明斯、卡特彼勒、美国福特、日本丰田、日本日产、德国戴姆勒奔驰、德国大众、法国雷诺、Steantis(原法国标致雪铁龙、菲亚特克莱斯勒)、约翰-迪尔和斯堪尼亚等国际有名的公司的全球供应体系。

  历经十余年研发,公司已获得变速箱油泵相关的30余项专利技术,并已实现转子式、外啮合齿轮式、双作用叶片式、月牙形摆线齿轮式变速箱油泵以及配套的上、下阀板的大批量生产,具有高效率、低消耗、低噪音、高可靠性的特点,大范围的应用于DCT、AT、CVT等很多类型自动变速箱。

  目前,公司自动变速箱泵类产品已拥有丰田汽车(新能源)、Steantis(原法国标致雪铁龙、菲亚特克莱斯勒)、日本爱信、日本黑田、沃尔沃以及三一重工600031)(索特传动)、长安青山、东安三菱、比亚迪、上汽变速器、江淮汽车、西安双特、西安法士特、无锡明恒、万里扬002434)、吉利轩孚、盛瑞传动、浙江中马、南京劲力、株洲中车(新能源)等国内外知名的客户。其中,公司为盛瑞传动配套生产的8AT自动变速箱泵通过创新结构设计,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其配套生产的8AT自动变速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公司为三一重工(索特传动)独家开发及配套变速器油泵,以此来实现了公司变速箱泵类产品在工程机械领域的重大进展。

  为实现“电动化、新能源化”的战略目标,公司加大电子泵类产品的开发应用,产品范围涵盖汽车电子水泵(含开关式电子水泵、电动水泵)及电子油泵(含自动变速箱电子泵、发动机预供油泵)两大品类。其中,公司开发用于新能源车的热管理系统的电子水泵(EWP),为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的三电系统提供流量持续可调的冷却液持续可靠供应。产品的电压为12V、24V、48V及380V/420V,功率范围为60W~5000W,分别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及氢燃料电池。

  目前,公司电子泵类产品已拥有美国康明斯、美国佩卡、日产、株洲中车(新能源)、比亚迪、上汽、长安、吉利、理想汽车、柳汽松芝、玉柴等国内外知名的客户。

  为实现“电动化、新能源化”的战略目标,公司控股子公司东兴昌科学技术拥有专业的电机研发技术团队和先进的科研试验设施、智能检测系统,并与中科院深圳先进研究院建立了研发合作,形成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完善的科研体系,已拥有45项电机相关专利及2项软件著作权,其电机产品涵盖了功率从18W到1500W的各品类直流无刷电机,已形成超低噪音、高效率、高性能直流无刷电机的批量供货能力。在实现湘油泵集团内部自主配套、同步开发电子泵类产品外,公司也同时为日本松下、法国SEB集团、美国EectroCraft、英国Powakaddy、美国CISCO、以色列Roboteam等国内外客户提供配套服务。报告期内,东兴昌科技开发的激光雷达电机产品,已在电动汽车新势力头部品牌车型中获得量产,并与众多激光雷达头部厂商开展交流合作。同时,东兴昌科技大力调整产品结构,主动减少部分感应电机订单,重点发展无刷电机,开发关节模组电机等。

  公司参股设立的东嘉智能,定位于汽车新四化关重软硬件研发测试平台,以此深度赋能公司及行业创新发展。东嘉智能主要从事智能车载设备制造、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发、安装、销售及服务。东嘉智能作为国内拥有执行控制系统核心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企业,已实现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及电子泵类产品两大业务体系中控制单元(ECU)产品的规模化量产,拥有500多万辆的汽车保有量的规模应用。同时,在智能驾驶、智慧出行业务上,搭载其智能驾驶全冗余转向系统的控制单元(ECU)产品已实现在无人配送、无人巡逻、无人转运、无人清扫等低速封闭半封闭场景数百台级的应用。

  公司控股子公司腾智机电主要从事真空泵研发生产,主要应用于刹车助力系统真空泵和曲轴箱稳压真空泵等,应用领域涵盖车辆类、船舶类等,其中电动叶片泵和电动隔膜泵为轻型商用车、乘用车、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等提供刹车助力,机油泵真空泵总成(即“双联泵”)是腾智机电新产品开发应用的重大突破,成为国内首家具备双联泵产品规模化供应能力的自主品牌厂商,也实现了国内自主品牌双联泵产品的进口替代。目前已形成电动叶片泵、电动隔膜泵和双联泵三大产品平台,主要规格型号实现全覆盖,并逐步推向市场,典型客户如五菱新能源、南京依维柯等。

  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东创智能主要为公司体系内各企业提供自动化制造装备及相关信息与技术服务,并将成功案例应用到外部制造业客户。报告期内,东创智能新拓展真空泵装配线、电动油泵、水泵装配线、喷油器体机加工自动线等业务。

  公司控股子公司嘉力机械研发的新能源汽车三大主壳体产品(电机壳体、电控壳体、减速箱壳体)以及方向机壳体等,目前已形成稳定的开发和批产能力。

  公司控股子公司衡山齿轮提供减速机配套产品,主要用于建筑机械、通用机床等领域。

  公司秉承着“诚信、创新、执行、改进”的企业精神,始终以技术创新引领发展,不断提高制造能力。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技术中心被分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湖南省车用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湖南省工业设计中心、机械工业车用油泵工程研究中心,具备有完善的研发体系。公司拥有近300人的技术开发团队,拥有10多位教授级技术顾问,还有来自美国、德国、瑞典、意大利等国的客座工程师团队,形成了以衡阳、长沙、欧洲“三位一体”的研发体系。公司产品100%自主研发,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平台化,缩短了开发时间,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公司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强大的研发团队为公司新产品研发和关键技术难题的攻关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提高了公司整体的创新和研发能力水平。

  公司是行业内最早实现与主机厂同步设计开发的企业之一,重点引入大型3D建模软件Creo、CATIA、UG,引进流体仿真软件、多物理场仿真软件、电机电磁仿真软件,采用PLM研发管理系统等,通过这些先进工具和完善的体系建设,打造了一支技术能力过硬、经验丰富的新产品同步开发团队,实现了与主机厂商的同步开发,保证新产品的研发效率,提高了设计质量,实现技术快速革新、持续改进以及产业化,从而具备了为康明斯、福特、雷诺日产、标致雪铁龙、卡特彼勒等全球知名发动机、整车及工程机械制造商同步设计配套产品的能力,公司新产品同步开发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公司是国内发动机润滑冷却泵类技术的领先者,也是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起草行业标准10项,拥有各类专利304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其关键核心技术可变排量机油泵技术、可变流量发动机水泵技术、冷却润滑模块化集成、中大马力泵类技术、自动变速箱泵等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严格按照IATF16949、ISO9001等质量体系的要求,对研发、制造、供应链等环节进行质量管控。公司制定了严格而具体的质量管理目标,持续提升和改善内部流程,不断完善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

  (1)优化产品研发阶段的质量管理:公司通过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流程对产品质量进行策划、验证、实施及监督,早期识别并遏制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通过有限元分析不断优化产品和工艺特性,通过产品试验验证计划(DVP)、工艺验证、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试生产验证等质量控制程序进行验证和固化,消除产品在未来批量生产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2)优化供应链控制:公司成立供应商质量工程师(SQE)团队,按照供应商管控流程开展供应商准入过程、供应商实物质量改进、供应商现场审核、供应商变更、供应商新项目PPAP、供应商绩效评价及提升等方面的工作,确保供应链交付质量的稳定性。

  (3)优化生产制造阶段的预防及控制:公司实施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按照生产过程控制程序及工艺文件对量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控制,并广泛采用防错技术,通过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自动收集产品过程数据,通过在线检测技术进行关键、重要工序的连续抽样测量、监控和统计过程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异常、偏移和波动,不断优化现场的制造工艺流程,保证产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4)优化产品质量持续改进体系:公司采用六西格玛、分层审核等方式持续改进质量流程管理,建立了标准化的质量改进体系和工作方法,定期对内、外部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发布,使公司的生产管理系统始终保持在受控的、稳定的、高效的运行状态。

  (5)优化售后服务体系:公司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对售出产品进行数据搜集、统计,实现售出产品的质量跟踪和服务。

  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技术实力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技术开发、质量管理、客户认可度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并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配套合作关系。公司已成为玉柴、潍柴动力、东风康明斯、中国重汽、一汽锡柴、一汽大柴、上柴、洛拖、上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广汽、比亚迪、江淮汽车、奇瑞汽车、长城汽车等国内主要主机厂的战略供应商。同时,公司已进入美国康明斯、卡特彼勒、美国福特、日本丰田、日本日产、德国戴姆勒奔驰、德国大众、法国雷诺、Steantis(原法国标致雪铁龙、菲亚特克莱斯勒)、约翰-迪尔和斯堪尼亚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全球供应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4,399,929.3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7,926,925.04元,同比增长2.80%;基本每股收益0.82元,同比下降10.87%。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伴随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及购买力的上升,我国潜在汽车消费需求仍然巨大,而从人均GDP和汽车保有的国际横向比较看,我国中长期汽车市场仍拥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同时,以电动化和模块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技术革命与以平台化、共享化为特征的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正在显著地改变汽车行业的格局,从而进一步引导我国汽车产业的创新和结构化升级。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整个汽车工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稳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将持续保持平稳增长。

  同时,随着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平台化战略的深入实施,整车制造企业对零部件供应商的系统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能力以及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国内主要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均在加速实施整车同步开发战略,通过深度介入整车开发和生产过程来加深与整车制造企业的合作程度,并通过提高零部件的通用化和标准化程度,实现规模效应,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在此形势下,整车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将通过各自的技术、工艺优势,提高整体开发效率,提升产品品质,客观上也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整车制造企业的关系也将逐步演变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近十几年来,国内发动机泵类行业从低端的单缸发动机泵类领域,逐步进入为载重汽车、工程机械等配套的高端多缸发动机泵类领域。未来,泵类行业将进一步提高新产品研究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设计的一次成功率和开发速度,降低开发成本;新产品将再上台阶,进入为大马力的发电机组、船舶动力等高端柴油发动机配套领域,能够根据国内外主机厂的各种要求同步自主设计各种产品,加强为世界一流企业的配套能力。

  未来中大马力、模块化集成与节能技术将成为发动机泵类的重要方向。为了迎合重卡、大中型工程机械和船舶动力大型化的趋势,与大中型柴油发动机配套的中大马力发动机泵技术将成为未来柴油发动机泵类产品技术发展的重点。

  为了顺应乘用车市场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发展趋势,模块化集成、轻量化、节能设计将成为未来汽油发动机泵类产品技术发展的重点,为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利保障。

  总体而言,我国发动机泵类行业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未来发展空间较大,发动机泵类行业在未来10到20年内仍将保持稳步发展态势。

  在电子泵业务方面,随着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电子油泵、电子水泵、电子真空泵等在润滑、热管理、制动等方面的电子化精准控制需求得到强化,电子泵类产品单车价值远超传统燃油车,电子泵产品市场空间被打开。

  公司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公司坚持“电动化、智能化、节能化”的战略目标,打造了“电子控制、电机驱动、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研究、智能装备”五大基础平台,积极拥抱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等汽车新四化需求,牢牢把握乘用车及商用车行业节能环保、电动化和智能化快速转型的发展主题,不断加强人才储备、深化高新技术研究、加快平台协同融合,努力在新技术新产品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2023年,公司将在如下方面多层次、全方位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成长性、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1、继续加强对于新能源、电动泵、变速器油泵等新产品以及国际高端客户的开发。

  2、在巩固现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研发能力和新能源业务能力建设,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升级项目的实施。新能源业务方面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研究,总体方向以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共享化为主。强化机-电-智能一体化平台建设。

  3、加快智能制造技术改造,提高制造自动化水平,推进制造技术升级。全方位打造现代化工厂,在公司全面推广智能制造。

  4、通过“年产350万台新能源电子泵智制造项目”和“高效节能无刷电机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加强电子泵产能建设和优化产品机构。

  5、国内市场方面,提高汽油机机油泵和变速器油泵的市场份额;国外市场方面,提升为德国大众、德国戴姆勒、美国福特、Stellantis(原法国标致雪铁龙、菲亚特克莱斯勒)、日本日产、日本爱信、日本丰田等重点客户的配套能力。

  6、继续加强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推进精益化生产。将提高人均产值、减少成本浪费、提高质量合格率、提升客户满意度作为工作重点,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

  公司所处行业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主要产品应用于中重型卡车、客车、乘用车、工程机械、发电机组、船舶动力等行业,这些行业与国家宏观经济紧密相关。公司经营业绩与下业的景气度高度相关,下业的需求会影响公司的业绩波动。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遇到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国内建设、投资规模放缓,生产资料端需求不足,在各级政府促消费、稳增长政策措施拉动下,乘用车市场出现一定复苏,随着新基建政策计划实施,经济企稳回升的预期得到强化,但市场需求仍具有不确定性。

  汽车工业竞争日趋激烈,各整车厂商以技术更新为核心不断提升其产品竞争力,这对各零部件配套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需要各零部件配套企业持续性地对原有的产品做升级,同时不断开发出符合整车厂商要求的更高性价比的新产品。另外,为减少传统内燃机汽车对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缓解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国相继立法加速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进程。如果公司同步开发能力和配套生产能力不能满足整车厂商的要求,整车厂商可能会寻求其他供应商,从而有可能给本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如公司新能源产品为未能及时研发、推广,将面临业务空间萎缩风险。

  报告期内,直接材料成本占公司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70%左右,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对生产成本影响较大。公司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齿轮、内外转子、铝锭、生铁、钢材、铝材压铸毛坯等。受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存在一定的波动,增加了公司产品生产成本管理难度。如果未来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发生大幅波动,将不利于公司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控制,进而影响公司盈利的稳定性。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