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中小盘次新股说【良品铺子拟上市三大休闲零食巨头齐聚A股】

发布时间: 2023-09-06 06:28:51 人气:1 来源:行业新闻

  原标题:开源证券中小盘次新股说【良品铺子拟上市,三大休闲零食巨头齐聚A股】

  证监会近期核发新股6家,上会速度保持平稳。证监会近期共核发新股6家——良品铺子(高端休闲食品领先企业)、博杰股份(自动化检测设备供应商)、艾可蓝(发动机尾气后处理商)、雪龙集团(风扇总成产品主要生产企业)、双飞股份(国内领先自润滑轴承生产商)、耐普矿机(选矿设备生产制造商)。

  其中,我们大家都认为良品铺子值得重点跟踪:良品铺子是唯一一家实现了线上线下全渠道均衡发展的高端休闲零食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公司线上坚持“平台电商+社交电商+自营渠道”多线布局战略,已形成覆盖天猫、京东、唯品会等数十家电商的渠道网络,线上销售规模排名第三。线下采用“加盟+直营+O2O”渠道扩张策略,拥有覆盖全国的终端门店近2300家,线下销售规模排名第一。公司通过快速的渠道扩张,已实现线的均衡化渠道布局。休闲零食行业万亿市场但十分分散,消费升级驱动行业正在快速品牌化集中。公司有望依托其品牌优势和完善、均衡的渠道网络,逐步从华中走向全国,成长为休闲饮食业真正的龙头。

  过会率保持高位,开板涨幅略有提升。剔除科创板,本批首发上会企业共12家,过会12家,过会率100%,仍然保持高位。剔除金融股后,本批新股平均募资规模约4.54亿元,低于2019年度单只新股平均10.94亿元的募资额。新股开板涨幅方面,本批共开板新股5只,平均开板涨幅192.05%,略高于2019年度184.89%的平均开板涨幅。

  开源中小盘次新股重点跟踪组合。目前新股评级我们采用主观的综合评分制。项目包括:股东结构、历史沿革、业务和技术、财务会计、募投项目、投资故事等,对于业务和技术,细项包括:行业给予企业的发展空间、企业相对对手的领先概率、核心产业环节的定价能力、生命周期决定的企业空间等。各项的权重是不同的。需要非常说明两点:(1)主观的评价体系——选择基准是难题,就好像评判年复合增长多少才算牛股是一样的。(2)新股评级不包含股价评判。

  开源证券中小盘次新股重点跟踪组合,包括:三只松鼠(国内休闲零食电商龙头,发力线下渠道向全国化、全品类、全渠道的综合平台迈进)、爱婴室(稀缺的母婴连锁零售商,受益于母婴消费品牌化升级和行业集中度提升)、基蛋生物(POCT龙头,受益分级诊断政策落地效果非常明显)、深南电路(PCB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受益龙头,IC载板技术优势显著)、卓胜微(国频前端芯片龙头,5G商用化与国产替代双轮驱动)、中石科技(主攻导热材料、电磁兼容两大领域,5G时代抢先受益者)、锐科激光(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深度渗透高端制造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抢先布局国产替代格局)。

  2020年1月13日至23日,深证次新股指数累计上涨1.72%,大幅跑赢上证(-5.58%)及沪深300指数(-6.65%)。新股开板涨幅方面,本期主板共开板新股5只,平均开板涨幅192.05%,略高于2019年度184.89%的平均开板涨幅;但对于科创板,本期新股股价高点大部分出现在上市首日。

  公司是一家通过数字化技术融合供应链管理及全渠道销售体系,开展高品质休闲食品业务的品牌运营企业,主营业务为肉类零食(23.40%)、糖果糕点(20.90%)、坚果炒货(20.14%)、果干果脯(12.49%)、素食山珍(8.13%)等休闲食品的研发、采购、销售和运营。目前,公司的业务规模在国内休闲饮食业中位居前列,是唯一一家实现了线上线下均衡发展的高端休闲零食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线上销售排名第三,线下销售规模第一。公司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石,以全渠道销售服务为引擎,以现代化供应链管理和全链路食品安全控制为保障,把握花了钱的人休闲食品的需求与趋势,逐步的提升产品的品质标准和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实现了休闲食品业务规模的持续增长。

  公司通过布局全渠道销售网络,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了多元化的消费体验,实现了线上线下业务的协同发展,收入结构均衡。线上渠道方面,公司坚持 “平台电商+社交电商+自营渠道”多线布局的发展原则,形成了线上渠道全面覆盖的运营网络。目前,公司已拥有包括天猫、京东、唯品会在内的数十家电商平台销售渠道,通过借助平台的用户规模效应,不断扩大品牌的用户群体,实现销售规模的快速增长,线上销售规模排名第三。线下渠道方面,公司坚持“深耕华中,辐射全国”的战略布局,在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的主城区,按消费者的生活路径进行布点,为消费的人提供便利的购买途径,利用零食“冲动性、及时性、高频性”的消费特性,有效地培养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增加了客户粘性。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国共开设终端门店2,237家,实现了从核心商圈到社区门店的多层次覆盖。在线上线下融合方面,公司将门店与“美团”、“饿了么”等多个本地生活平台打通,推出“线上下单快速送达”、“线上下单门店取货”等多种新型交易方式,进一步扩大销售经营渠道和品牌影响力。公司通过大力构建和完善全渠道服务体系,在实现业务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线上线下收入构成也在不断优化,现已实现线的均衡的收入结构。

  公司拥有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在保证产品高品质的同时,提升了产品采购效率和订单管理能力。公司以供应计划为调控枢纽,以物流管理为供应保障,以质量管理为安全保障,对产品的采购、仓储、物流、交付进行全流程控制和管理。具体而言,在产品供应环节,公司的供应计划中心会根据各渠道的销售历史与趋势预测,在不同期间内对商品的销售和供应进行分解预测,并制定采购计划。在仓储物流环节,公司通过将EWM物流系统与各渠道的销售系统进行全面联通,实现在接受订单后,可在最近仓库以最优方式进行订单物流交付的功能。同时,在产品质量保障方面,公司制定了完善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合作前,公司会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每一个合作的供应商必须通过多层的验厂评审后方可与公司合作;其次,在合作过程中,公司质量控制中心对供应商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飞行检查和评估分级,确保生产过程中质量的稳定;最后,在产品入库时,公司质检人员会对相关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抽检合格后方可入库。通过对供应计划、物流管理和质量保障等多个环节的不断优化管理,公司供应链管理优势不断增强。公司目前在武汉、嘉兴等城市通过自有或租赁方式设立了4个自营仓,同时还与第三方仓储服务商合作,在上海、广州、天津、西安等城市设立了10个仓储基地。公司初步具备了全国化的仓储物流供应体系。

  产业链全景:上游主要为农副产品原材料供应商,价格波动对行业影响大;下游为终端消费者,需求稳健增长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公司所在行业系休闲食品行业,行业上业主要是农副产品原材料供应商,主要包括坚果、水果、肉类、水产品、五谷等农副产品。农副产品易受自然条件、市场供求、国际粮价等因素影响,其价格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行业下游为消费市场,终端消费者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是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迅速增加,休闲食品行业保持着持续稳健的增长。同时,休闲食品企业是否能及时了解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并快速提供与之相适应的休闲食品和服务,正成为休闲食品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及保持优势竞争地位的关键要素。

  行业趋势:品种和品类多样化,消费升级推动行业品牌化集中,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是方向。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域由于气候、饮食习惯、消化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口味偏好。口味偏好的差异、食材的多样化、西式零食的进入,以及休闲零食本身满足人类需求和消费场景的多样化,造就了休闲零食行业品类和品种的多样化。同时,休闲零食行业的进入门槛很低,爆款产品出来之后很容易被后来者快速跟进模仿,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由于上述原因,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总体较为分散。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原本行业极度分散、无序竞争的休闲零食开始有国产品牌厂商逐步崛起,近年来休闲零食的品牌商百草味、三只松鼠、盐津铺子、绝味食品、有友食品等纷纷实现上市。随着休闲食品品牌商的上市,其品牌知名度将进一步提升,资本实力也进一步得到加强,未来我国休闲零食的品牌化集中趋势将加速。同时,休闲零食消费的即时性和体验性决定了线下是核心渠道,而“宅文化”盛行、方便快捷的优势则推动了休闲零食电商渗透率的持续快速提升,线上线下各有优劣,渠道融合发展的新零售模式是未来发展方向。

  市场容量:休闲零食市场规模已超万亿,同时仍将保持稳健快速发展。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年产值从2005年的2552亿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10620亿元,年复合增速17.17%,预计到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将接近2万亿。据Frost & Sullivan的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为10297亿元,2012-2018年的CAGR为12.26%。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推算,休闲零食市场包含一切“少量方便包装食品”,市场规模在2017年已超9000亿,增速保持在11-12%左右,预计目前市场规模已超万亿。多方统计数据均表明我国休闲食品行业规模已超万亿。虽然我国休闲零食销量巨大,但人均消费仍远低于主流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休闲零食人均消费量为2.15KG,韩国和日本分别为2.49KG与5.63KG,英国、美国则分别为9.53KG与13.03KG。我国人均休闲零食的消费量与韩国接近,但较日本还有翻倍以上的提升空间,较英国和美国则分别还有3-5倍的成长空间。同时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对于休闲零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休闲食品正逐步向健康化、高端化升级,休闲零食行业整体价格也随之稳定提升。量价齐升,我们认为中国休闲零食行业仍将继续保持稳健较快增长。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自动化测试和自动化组装一站式解决方案,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设备(84.44%)、设备配件销售(10.91%)及其他技术服务。公司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目前已形成了可靠性高、质量稳定、技术先进、应用领域广泛、规格品种齐全的产品线,拥有成熟的生产工艺、快速的研发和产品转化能力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公司的产品受到了苹果、微软、鸿海集团、广达集团、仁宝集团等众多世界500强客户的认可,同时公司也是是全球知名服务器品牌商戴尔、思科和惠普ICT测试设备的主要供应商,合作时间均超过十年,关系持续稳定。

  公司凭借快速响应、产品交期短的生产优势,积累了大量优质的客户资源。公司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消费电子产品,具有生命周期短、更新换代速度快等特点,能够及时满足客户新建产线对于设备供货严格交期要求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客户选择供应商的重要标准之一。公司凭借多年的研发生产经验,对产品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已能做到及时预测和快速市场反应,实现技术设计同步更新,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基于此,公司已与下游相关行业的多家国际知名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其中包括苹果、微软、思科、Fitbit Inc.和Juniper Networks Inc.等全球著名高科技公司,以及鸿海集团、广达集团、仁宝集团、和硕集团和纬创资通等全球著名电子产品智能制造商。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营业收入,公司将跟随客户的规模扩张而共同成长,同时提升了公司产品品牌市场知名度,为公司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链全景:上游主要为自动化设备生产所需的元器件及材料行业,供应量充足;下游为电子行业,对自动化设备需求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公司所在行业系自动化设备制造行业,上游主要为工控类组件、电子元器件、气动元器件、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和机加工件等行业。从整体来看,上业均属于成熟行业,生产技术较稳定,供应量较为充足,行业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需求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对于部分技术含量较高的零部件,我国企业制造水平仍显不足,主要依赖进口。进口零部件的供应持续性和价格稳定性会对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产生一定影响。下游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和工业电子等行业,市场需求波动、下游产品技术标准的制定将会对行业有一定影响。随着下游各行业技术水平的日益发展,其对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生产环节的需求领域和范围将会不断拓宽,也对行业的技术研发及生产工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行业趋势:下业生产效率和生产精度的进一步提高,将推动行业向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智能化时代到来,下游产品生产线的更新频率将比以前更高,对产业链上游企业形成强有力的制造升级推动力。一方面受下游终端产品外观小型化、功能多样化影响,上游零部件生产过程精度要求普遍提高,工艺更加复杂,零部件加工难度加大,对电子器件测试和组装设备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自动化设备精度要求提高,对自动化设备生产过程精细化程度要求更加严格。精细化生产将成为行业主导的生产模式,生产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难以长足发展。而生产过程的精细化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又是社会生产向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从世界范围看,制造业先进国家已布局智能化生产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成为市场主流,智能化的自动化设备将快速进入终端产品的生产线。

  市场容量:自动化设备需求旺盛,未来增速明显加快,市场规模近2000亿。从全球范围来看,近年来,全球自动化设备销售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2001-2017年期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由7.8万台增长至38.1万台,复合增长率为10.42%,预计2019年销量将达到41.4万台,2017年至2019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12%。消费电子行业和汽车制造业对自动化设备需求长期处于较高水平,2015年全球消费电子业和汽车制造业的自动化设备销售量分别占全球自动化设备销售量的25.41%和38.39%,对自动化行业增长具有重大影响。从国内市场来看,工控网《2019中国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市场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自动化及工业控制市场规模自2004年至2018年期间,已从65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1,830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65%。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达到6.67万台,超过全球销量四分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7.24万台,同比增长34.30%,我国自动化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公司是专业从事汽油、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尾气后处理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主营产品包括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器产品(SCR,90.04%)、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产品(DPF,7.95%)、汽车机尾气后处理产品(TWC,1.04%)等。公司的主要产品在轻型柴油货车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竞争力逐步增强。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出版的《中国内燃机工业发展报告》统计,公司2017年度SCR产品在轻型柴油商用车国Ⅴ同类产品中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3.56%,仅次于国外公司康明斯和佛吉亚(均约为18.46%)。

  公司拥有一支具有海外背景且以博士、硕士为主,包括国家特聘专家在内的高层次人才领衔的专业研发团队,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刘屹系国家特聘专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曾获得 “中国青年创业奖”、“中国侨届贡献奖(创新人才)”、“安徽省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等荣誉,在国内发动机尾气后处理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核心技术人员朱庆和朱弢在汽车尾气后处理领域均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并带领研发团队承担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将技术研发作为公司发展的源动力,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以催化剂配方及涂覆技术、电控技术、匹配和标定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为基础的12项核心技术,其中6项核心技术为原始创新。公司目前拥有专利98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5项,同时还掌握了40多门类可应用于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工业废气处理的催化剂配方技术,在国六柴油机催化剂技术、国六汽油机催化剂技术、DPF催化剂技术、电控技术方面具有多项原始创新或突破,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进口替代。

  公司与多个优质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和互信关系,品牌形象良好。作为最早从事柴油机尾气后处理研发和产业化的企业之一,公司依托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及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在行业中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客户资源,特别是各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通过这些龙头企业的严格的准入认证和持续质量审核,对公司各项能力的提升帮助很大。现有的国Ⅵ产品、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等合作客户不仅涵盖了全柴动力、云内动力、福田汽车等发行人原有客户,还新增了三一重工、东风汽车、中国重汽、江淮汽车、江西五十铃、五菱柳机、中国船舶(安庆中船)等行业内知名企业,美国康明斯、德国道依茨、日本五十铃、瑞典沃尔沃商用车等国际著名企业也与发行人洽谈商业合作,客户资源逐步丰富。通过与优质客户进行长期的合作开发及批量配套,公司在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产业链全景:上游主要尾气后处理所需的原材料行业,市场供应相对充足;下游为发动机制造行业,发展较快,需求不断提升。公司所在行业系机动车尾气后处理行业,行业上游主要为电子元器件、泵体材料、载体、贵金属、尿素箱、衬垫、化学材料等尾气后处理所需的原材料行业。上业基本属于竞争性行业,其采购成本的变化与行业有一定关联,目前上游市场供应相对充足。行业的下业是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和相关发动机制造行业,发动机尾气后处理行业的发展与下业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内机动车和发动机制造行业稳步发展,环保排放要求不断升级,带动了发动机尾气后处理行业的较快发展。

  行业趋势:尾气后处理行业总体竞争加剧,柴油车后处理挑战巨大、非道路移动机械及船舶尾气后处理市场产品升级加快。尾气排放标准的升级为行业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要求日益提高,推动行业洗牌。尾气后处理产品成为发动机的标准配置,环保排放水平成为机动车和发动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分别来看,汽油车对TWC的应用较早,产品在市场的应用相对成熟。与汽油车相比,柴油车尾气后处理市场则显得相对滞后,柴油车国Ⅳ标准实施时间较预期一再推迟。其原因在于柴油机尾气后处理产品较汽油机复杂,目前国内企业生产的机动车国Ⅴ产品在市场上已批量应用并取得一定的减排效果,但迄今尚无国Ⅵ产品的大规模应用经验,技术升级迫在眉睫。此外,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用柴油机排放标准也已在近几年陆续推出并在不断深入实施。随着国际、国内排放标准的要求不断升级,机外尾气后处理产品也将陆续推出。

  市场容量:下游汽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行业的保有量持续增加,拉动发动机尾气后处理行业市场空间的逐步扩大。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全年商用车产量达到420.87万辆,同比增长13.81%。2018年,全年商用车产量达到427.98万辆,在全年汽车产量总额下降的情况下仍保持增长。2017年,全国汽车排放一氧化碳2,920.3万吨,碳氢化合物342.2万吨,氮氧化物532.8万吨,颗粒物48.8万吨。其中,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约为汽车排放总量的七成,颗粒物超过九成。汽车行业尤其是柴油机巨大的尾气排放治理需求为发动机尾气后处理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非道路移动机械主要包括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根据《工程机械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预计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6,500亿元,出口额达到240~250亿美元,国际市场占有率20%以上;根据《中国制造 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年我国农机工业总产值将达到6,000亿元,国产农机产品市场占有率将达到90%以上。随着各类非道路移动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尾气后处理行业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公司是国内风扇总成、离合器风扇总成的主要生产商之一,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离合器风扇集成系统(40.00%)、发动机冷却风扇总成(35.92%)、汽车轻量化吹塑系列产品(16.58%)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具备塑料改性、模具制造、冲压、锻打、机加工、吹塑、注塑等全流程生产能力,在国内商用车冷却系统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公司配套的主要客户包括一汽集团、玉柴集团、北汽福田、东风集团等国内知名整车厂商,以及卡特彼勒、沃尔沃、韩国斗山、日本洋马等世界500强企业。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优质的服务水平,公司连续多年获得一汽集团、东风集团等国内知名整车厂商“A级供应商”、“优秀供应商”、“核心供应商”、“质量优胜奖”等荣誉。

  公司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坚持自主创新,掌握了一系列行业领先核心技术,在部分领域可实现进口替代。公司是具备同步研发能力的风扇总成、离合器风扇总成供应商,能够快速响应商用车整车及发动机厂商的配套需求。目前,公司完成的自主研发及同步研发项目合计超过200项,其中,“Z460H-8型汽车散热风扇总成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同时,在技术成果保护上,公司拥有专利94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外观设计专利54项。公司不仅在国内取得了丰富的专利成果,还在德国、韩国、日本、美国等重要海外市场取得了53项产品专利,为产品开发、技术研发保驾护航。公司凭借其核心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塑料材料改性技术取得领先优势,通过该技术改性的塑料材料在制造发动机冷却风扇方面的性能优于同类进口材料,可实现进口替代、大幅降低成本。

  客户资源优质,配套经验丰富。公司是国内外整车厂商的一级配套供应商,其丰富的客户资源和雄厚的客户背景,为未来进一步实现市场拓展及业绩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公司已与下游客户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产品配套关系。其中,与一汽集团、中国重汽、北汽福田、江淮汽车等两百余家汽车整车及发动机生产厂商建立了一级供应商配套关系;与一汽集团、东风集团、东风康明斯等整车或发动机生产厂商合作时间更是长达十年以上;并与特彼勒、沃尔沃、韩国斗山、日本洋马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国际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2016年,我国前十大车用柴油发动机制造商均为公司的客户。广泛的下游客户覆盖使得公司具有较强的抗行业波动风险能力。

  产业链全景:上游主要为塑料基料等零部件的原材料供应商,其材料成本对行业影响较大;下游为整车及发动机生产厂商,对行业需求较为稳定。公司所在行业系汽车零部件生产行业,上游主要包括塑料基料、铝压铸、钢材及五金件等原材料供应商,其材料成本对行业有较大的影响,塑料基料、铝压铸、钢材及五金件约占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的70%。下游为整车及发动机生产厂商,多为国内外大型企业,生产经营稳定。本行业与下业之间关联性较强,一方面下业受宏观经济周期、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等影响,其发展状况将影响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下业日益往智能化、节能化、环保化方向发展,将倒逼汽车零部件行业进行技术升级,无法同步实现技术升级的供应商将被淘汰出局。

  行业趋势:汽车零部件行业全球化采购进程加快,产品轻量化、环保化要求进一步提升。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世界各大汽车公司不约而同地降低零部件自制率,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具有比较优势的汽车零部件产品,以求配套产品在质量、价格、服务等各方面达到综合最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汽车零部件采购的全球化进程必将进一步加快。另一方面,当下社会日益重视汽车在减重节能、安全高效方面的表现,整车厂商一系列轻量化、环保化、低成本、长寿命等性能要求,也对零部件供应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增加塑料零部件在汽车中的使用量成为降低整车重量、减少汽车排放的关键。随着越发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排放标准的相继出台,对汽车零部件在环保、节能、安全等方面的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无法达标的企业被逐渐淘汰出局,客观上提升了行业整体质量水平。

  市场容量:我国汽车行业逐步由成长期步入成熟期,相关零部件市场整体发展较快,市场规模超万亿。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汽车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自2009年开始,我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根据中国汽车行业协会统计,2007-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连年增长,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分别为2,907.34万辆和2,894.15万辆,较2007年分别增长227.73%和229.45%,年化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2.60%和12.66%。2018年,受宏观经济增速阶段性放缓及中美贸易摩擦事件的冲击影响,我国汽车行业产销量首现负增长,较2017年分别下降4.35%和2.97%。受益于下游汽车产销量的增加、整车市场快速发展、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以及全球化零部件采购力度提升等多重利好,尽管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起步较晚,但行业整体规模发展较快。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3.88万亿元,同比增长4.30%,利润总额3,012.63亿元,同比增长5.40%。2001年-2017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复合增长率达到34.62%。

  公司是我国较早专业从事自润滑轴承和自润滑轴承用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SF型轴承(25.46%)、JF型轴承(19.14%)、JDB型轴承(18.06%)、FU型轴承(2.90%)以及复合材料(26.20%)。公司是自润滑轴承生产的龙头企业之一,拥有领先于同行业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与浙江长盛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达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在市场占有率最高,其它的本土企业的生产规模跟其差距都比较大,对公司构不成太大的竞争威胁。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SF型复合材料轴承、JF-MP摩擦焊接轴承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SF-1B青铜基轴承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公司拥有领先于同行业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跟踪研究自润滑轴承行业的发展趋势,致力于自润滑轴承及自润滑轴承用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是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国家税务局、浙江省地方税务局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积极开展自主创新研究,公司先后研发了放卷机、牵引阻尼机、湿氟铺粉机、湿氟清洗机、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等一大批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解决了国内因缺乏高性能滑动轴承生产设备而进口国外设备的难题,大幅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为公司不断巩固在自润滑轴承产品及材料生产领域的优势地位奠定了基础。目前,公司已获得6项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涉及轴承材料、自润滑轴承产品和轴承生产设备多个方面。

  公司凭借其规模化生产和产品质量优势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合作关系稳定。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自润滑轴承及自润滑轴承用复合材料专业生产厂家之一,已形成了包括SF复层类、JF复层类、JDB单层类、FU单层类、其他自润滑轴承及自润滑轴承用复合材料的完整生产体系。完整的产业链、规模化的生产和专业的技术有效保证了公司形成先进、完备的产品生产和质量控制体系,使得公司可以有效满足客户需求,进一步加强了与客户合作的长期性、稳定性。目前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MISUMI(米思米)公司、CCVISPA、徐工集团及三一集团等。考虑到自润滑轴承是机械零部件中基础配件,其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机械零部件维护、使用寿命等,因此客户一般不轻易更换供应商。公司与客户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得其能够同步跟进下游客户的新产品开发,实现优质、快速、批量供货,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

  产业链全景:行业上游为铜材、钢材等原材料供应商,其成本对行业影响较大;行业下游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几乎包括所有机械设备,单一领域对行业难以对行业造成明显影响。公司所在行业系自润滑轴承行业。上游主要包括铜材、钢材等原材料供应商与高分子材料(PTFE)、石墨等辅材供应商,直接关系到自润滑轴承行业产品质量和原材料采购成本。行业下游领域则非常广泛,几乎所有机械设备都需要使用相关的轴承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可划分为汽车制造、工程机械、模具制造及液压设备等机械行业,家用办公自动化设备以及建筑、能源、航空航天及轨道交通等。下业的景气度和发展规模将直接影响本行业的市场需求。目前,下游各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的景气程度有较强的相关性,若宏观经济发生不利的周期波动,影响到下游客户的生产经营,可能造成公司出现订单减少、存货积压、货款回收困难等情况,进而给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行业趋势:提高滑动轴承产品的技术含量、工作效率、可靠性和精度是未来主要发展方向。从目前我国轴承行业产品结构来看,技术含量较低的普通轴承生产能力已较为充足;而高精度、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轴承,具有特殊性、能满足特殊工作条件的自润滑轴承,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都有较大发展空间。从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来看,我国每年仍需大量进口高端轴承。提高滑动轴承生产商的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是实现滑动轴承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高效率、高精度的唯一途径。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预计未来滑动轴承行业企业将把提升轴承产品的精度、性能、寿命及可靠性等方面作为重点投资方向。我国滑动轴承制造商通过加大研发力度、引进国外先进制造设备等手段,不断提高研发设计水平及制造水平,符合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市场容量:我国轴承快速融入国际市场,出口快速增长,市场规模超千亿。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微、小型轴承领域,国内轴承企业开始与国外企业全面竞争,产品出口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2008年至2018年轴承出口量由33.50亿套增长到63.05亿套,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53%;轴承出口额由15.54亿美元增长到42.6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54%。根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出具的《全国轴承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轴承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为4.45%。按2014年统计,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600多家,主营业务收入1,649亿元,轴承产量196亿套。根据“十三五”发展目标,至2020年,全国轴承产量将达到225亿套,轴承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920亿元。随着国内滑动轴承企业不断的研发投入和工艺改进,其产品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高,未来我国轴承行业国际市场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公司是从事重型矿山选矿装备及其新材料耐磨备件的专业制造企业,主营业务为橡胶耐磨制品(70.55%)、矿用金属备件(11.66%)、管道制品(8.55%)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在选矿设备及备件领域深耕多年,其自主研发制造的渣浆泵在大型渣浆泵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高分子复合耐磨材料选矿备件对市场上的传统金属材料备件形成了一定的替代效应。目前,公司已与江铜集团、铜陵有色、紫金矿业、Oyu Tolgoi LLC、美伊电钢、Compania Minera Antamina S.A.等国内外知名矿业公司或矿业设备制造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的产品质量、技术能力及服务水平获得了矿业行业大型企业的广泛认可。

  公司在高分子耐磨材料和与金属耐磨材料的复合应用上,具有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先发优势明显。高分子耐磨材料方面,公司针对不同的工况环境和选矿设备特性,已研发出十余种橡胶混炼配方,不同的混炼胶种都研究和制定了炼胶、硫化工艺。其中,液相法炼胶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干法复合法炼胶工艺,用此方法生产出来的混炼胶性能较传统方法有较大提升,具有较强的先进性。金属耐磨材料与高分子耐磨材料的复合应用方面,公司自2009年已开始相关复合材料和应用的研究,通过高分子材料与耐磨合金复合应用,大幅提升了相关这类的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公司还与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耐磨合金材料的研究,目前公司的复合产品经过多次实验验证已达到设计寿命要求,并开始逐步推向市场。随着金属耐磨材料的深入研究,其性能优势的进步提升,将提升公司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高分子耐磨材料与金属耐磨材料将应用到更多的产品。

  公司的产品序列丰富,可满足下游客户即时、个性化的产品需求,吸引大量优质资源。公司拥有上百种橡胶耐磨选矿设备及备件,包括磨矿橡胶耐磨系列(磨机衬板、圆筒筛、筛板)、矿浆输送橡胶耐磨系列(渣浆泵、旋流器及管道)、浮选机橡胶耐磨备件系列等。同时,每个产品系列均拥有多种细分产品规格型号,如圆筒筛拥有可匹配于多种规格球磨机和半自磨机的规格型号;磨机类备件有磨机衬板、出料端提升器、进料斗、喇叭口、格子板及中空轴衬板;浮选机备件有BS-K、KYF、XJC等型号的叶轮和定子。凭借丰富的产品序列及较强的产品定制开发能力,公司积累了大批的优质客户资源。在大型矿山企业方面,公司与江铜集团和Erdenet Mining Corporation(额尔登特)均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大型矿山机械制造企业方面,公司长期与国内主要大型矿山机械的生产厂商中信重工开展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聚焦大客户的市场战略,使得公司近年来销售业绩稳步提高,持续经营能力慢慢地加强,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

  产业链全景:行业上游为电机、钢材、橡胶等原材料和设备提供商,其价格对行业影响较大;行业下游为采矿行业,其周期性变动对行业有一定影响。公司所在行业系选矿设备制造行业。上游最重要的包含电机设备、钢材、橡胶、电力和煤炭等行业。目前,电机设备发展迅速,相关生产厂家数量较多,且产品型号多样,能够持续稳定地向矿山设备提供符合要求的各类电机。矿山机械行业的大多数企业均采取依据订单组织采购、生产的经营模式。因此,企业在签订供货合同后,无法根据原材料、能源等价格的波动适时调整产品价格,这导致选矿设备制造企业转移原材料、能源等价格上涨的能力较弱。行业下游为采矿行业,其周期性变动对行业有一定影响。当宏观经济增长乏力时,将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步入下行趋势,下游企业的新建、改建项目受需求及价格的影响,将相应地减少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从而给本行业带来不利影响。

  行业趋势:我国的选矿制造业长期发展趋势稳定,选矿设备及备件大型化需求逐渐增加,对国内厂商提出更高的设计要求。过去十年,我国选矿设备制造行业得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持续的矿石采选需求。同时,由于国内矿产资源经过不断开发利用,原矿品位日趋降低,矿石必须经过选矿加工才能利用,且冶炼对精矿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要求综合回收的元素越来越多,促使选矿流程在整个矿石采选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而促进了选矿设备制造业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矿业科技技术的发展,现代化大型矿山工程呈现生产规模大型集中化、生产工序简化、专业设备大型化的趋势。以渣浆泵为例,近年来南美新建投产大型铜矿项目,其配备的渣浆泵口径愈发大型化至650mm。目前选矿设备大型化趋势明显,但大型化选矿设备设计要求高,制造难度大。国内市场选矿设备虽生产厂家众多且产品供应充足,但产品规格型号较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型化设备的市场需求。

  市场容量:下游有色金属产量基数巨大,为选矿设备及备件制造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矿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大,具有周期性。然而历史数据表明,金属矿业行业拥有稳定而巨大的市场需求基数,原矿市场需求受宏观经济周期及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未来原矿开采行业的发展趋势仍然较为乐观。据统计,2008年至2018年期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从2,520.28万吨增长至5,702.7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8.51%。2013年以来增速虽有放慢,但依然呈现增长的态势,显示了下游应用广泛,需求强劲。公司产品重点应用于有色金属铜矿采选行业。目前,我国精炼铜产量继续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据统计,我国精炼铜产量从2008年的378.93万吨增长至2018年的902.90万吨,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07%,高于十种有色金属的增速。另外,从国际市场看,2007至2018年,全球精铜矿产量呈增长趋势,年复合增长率为2.56%。产能利用率也维持在较高水平,巨大的海外市场也为我国选矿设备制造业提供了发展机会与持续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