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孚高科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 2023-11-04 02:48:45 人气:1 来源:行业新闻

  公司从事的主体业务为汽车核心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基本的产品为柴油燃油喷射系统产品、尾气后处理系统产品和进气系统产品。同时,公司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产品已实现小批量生产和销售。

  1、柴油燃油喷射系统产品,大范围的使用在各档功率的柴油机,为各类载货车、客车、工程机械、船用、农机、发电机组等配套,可满足车用国六、非道路四阶段排放法规,在产品品种、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头羊。在做好与国内主机配套的同时,部分产品向美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出口。

  2、尾气后处理系统产品,可满足车用国六、非道路四阶段排放法规,技术水平、市场规模和生产能力均处于国内领头羊,大范围的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非道路机械等领域,可为主机厂家产品升级换代提供有力的支撑。

  3、进气系统产品(增压器),可满足车用国六、非道路四阶段排放法规,应用场景范围涵盖商用车、乘用车、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发电机组等多领域,为国内各大主机厂和整车厂配套。

  4、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包括“一膜两板”(膜电极、石墨双极板、金属双极板)以及BOP关键零部件等,为国内外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厂家配套。

  公司遵循“做精品、创名牌、实现价值共同增长”的经营理念,实行母公司统一管理,子公司分散生产的经营模式。母公司负责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在财务、重大人事管理、核心原材料、质量控制、研发技术等方面对子公司进行统一管理、指导及考核。子公司以市场的订单管理模式安排生产,使子公司既保持产品统一的品质,同时有利于及时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和节约物流成本,保持产品生产供应的及时性,提升公司经济效益。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与汽车行业发展息息相关。2022年上半年,我国汽车行业面临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受到芯片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受吉林、上海等地区新冠疫情的多点暴发的影响,对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导致非常严重冲击。3月中下旬至4月,汽车产销出现断崖式下降,对行业稳增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2022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1.7万辆和1205.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7%和6.6%。

  2022年1-6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68.3万辆和170.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8.5%和41.2%。分车型产销情况看,客车产销分别完成17.6万辆和18.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8%和30.5%;货车产销分别完成150.7万辆和152.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9.3%和42.2%。

  去年上半年,货车受环保政策拉动,企业抢抓国五和国六排放标准切换的机会,出现一轮较长时间的购车高峰,重型国五柴油车产量较高,造成目前在用车换购需求动力不足,至今仍有小部分车辆有待消化,另外蓝牌轻卡库存车辆消化也较为缓慢。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基建启动较慢,建设速度没有到达预期,因而货车产销同比降幅较大。同时,上半年的疫情对旅游、客车和城市公交车的需求影响较大,客车市场也持续低迷。

  2022年1-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043.4万辆和1035.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0%和3.4%。产销结束下降,总体恢复到正常水平。分车型看,轿车和SUV同比小幅增长,其他品种依然下降。

  从上半年乘用车市场表现看,受疫情影响消费需求受到一定抑制,5月底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刺激消费政策,为快速促进消费信心的恢复和提升均提供了明显支撑。

  2022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1.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比重达到24.0%,中国品牌乘用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已达到39.8%。

  2022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提高速度放缓、新冠疫情反复、工程有效开工率不足、农机补贴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市场需求减少。2022年1-6月,工程机械用柴油内燃机销量45万台,同比下降23.8%;农业机械用柴油内燃机销量65万台,同比下降24.8%。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及汽车行业下行压力,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年度工作目标,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挑战,公司综合经济运行指标优于行业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2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08%。

  1、提升营销管理、加快市场拓展。尾气后处理系统:稳步拓展混动市场,重点平台项目获取率高。进气系统:进气产品进入多家新客户供应体系并逐步获取项目;汽油增压器实现大批量生产,销售增长较快。柴油燃油喷射系统:分配泵T4非道路市场拓展有力,主要客户及项目覆盖率较高;抓住出口订单市场,机械类产品增长较快,直列泵出口远超预期。新业务产品:电驱零部件业务头部企业客户持续拓展;氢燃料电池业务加速推进,新获取“一膜两板”及氢循环泵、阀类BOP产品等多家国内外客户项目;3D雷达批产项目有序推进,4D雷达客户项目重点拓展;轮毂电机业务与部分客户达成合作意向。

  2、加强技术创新、推进新品研发。柴油燃油喷射系统:双燃料直喷产品与客户联合开发国产化项目,完成首轮客户发动机性能测试;进行了甲醇泵、甲醇喷射器、增压器等平台项目开发;开展了氢气内燃机喷射器等项目研究。尾气后处理系统:乘用车方面,完成轻型柴油车净化器平台阶段开发工作,多个重点客户的重点项目完成批产工作;商用车方面,完成多个国六平台及客户项目的开发及转产;非道路方面,完成客户的公告认证及多个客户的重点项目开发。进气系统:国六柴油机、天然气项目有序推进;汽油增压器产品实现了多个项目的SOP,成功获取了主要客户的混动项目;48V电动增压器完成A样件评审。同时,氢燃料电池、智能网联等重点研发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

  3、优化战略规划,推进投资合作。逐步优化公司战略蓝图,形成“节能减排”、“绿色氢能”、“智能电动”、“别的核心零部件”四大板块全面发展的新战略格局;完成氢燃料电池全球能力规划及产能投资规划,制订PEM电解水制氢系统装备战略发展规划,开展新能源产业园项目规划。完成电驱核心零件业务、热管理系统及核心零部件业务的战略业务产品规划,毫米波雷达业务发展规划持续优化。全方面推进氢能业务全球能力建设投资,完成对IRD、Borit研发及扩大产能投资;氢能事业部与氢燃料电池合资公司相继成立,亚太地区能力建设加速;实施热管理系统及零部件业务投资合作,VH并购项目有序推进;参与投资汽车相关领域产业基金,寻求上下游产业链合作机会;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解水制氢、智能网联等领域,调研考察潜在合作项目,积极谋划合作可能。

  4、强化质量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深化Q11在现场的有效落地,建成Q11实训基地;建立开发质量管理能力,完善质量阀门对软件评估需求识别,导入正向开发质量工具,提升软件FMEA、特殊特性管理成熟度;创建质量改进专项回头看机制;组织并且开展17类核心产品的产品审核工作;推进事业部上线运行计量器具管理系统,统一和规范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工程管理制度上线发布,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流程点对点的拉通;研发大楼、新能源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SAPS4HANA升级项目正式上线,实现了应用版本升级与历史数据的迁移,优化了系统能力;工艺管理系统项目上线,实现了产品从设计到工艺管理的系统化应用,规范了工艺数据的管理流程;IT服务平台上线、推进管理升级、提高经营效益。完成公司各级单位组织绩效评审及签约,配合预算管理完成经营计划与预算承接性梳理,形成优化方案;推进事业部经营监控分析执行情况的检查、跟踪及纠偏。优化采购制度体系,完善采购制度文件,升级供应商分级,细化供应商绩效管理方案,保证采购业务的持续高效运行。强化库存、慢流动物资管理,严格评审慢流动产品的排产计划并按时进行检查。持续推进公司风控合规内审三位一体及三道风险防控管理机制的运行。加强战略新业务相关人才引进,优化人才队伍配置;多维度推进“三航一匠”人才能力开发专项,持续开展校企合作,加强产业工人培养。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行业和品牌优势。企业成立于1958年,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慢慢的变成了国内汽车零部件著名制造商,与国内各大主机厂、整车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现有的汽车核心零部件主要营业产品(柴油燃油喷射系统、尾气后处理系统、进气系统)均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公司是中国内燃机行业排头兵企业、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三十强企业。 2、技术与产品的优点。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技术探讨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及多个省级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主要围绕柴油燃油喷射系统、尾气后处理系统、进气系统等进行技术创新与产品研究开发。公司掌握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基本的产品技术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近年来,公司在绿色氢能、智能电动等领域进行重点战略布局,设立新能源(001258)与网联技术研究院,建成氢能燃料电池测试中心,形成了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智能网联产品的研发技术能力。 3、管理与制造优势。企业具有完善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流程,建有财务共享平台,可实现组织与人员、业务与核算的有效迁移与稳定运营;建有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平台,可保证组织、人事、薪酬、考勤基础数据的及时准确规范;建有采购共享系统,打通了企业与供应商的信息互联,实现采购流程闭环管理;推行具有精益理念的威孚生产系统(WPS),建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生产制造、质量保证、成本控制及产品交付能力。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为着力点,持续打造具有威孚特色的智能工厂,推进云计算及5G网络应用,可有力支撑公司未来业务发展。 4、营销与服务优势。企业具有稳定专业、经验比较丰富的经营销售团队,能按照每个客户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支持与服务,客户关系融洽。公司对长期战略客户,建立由分管领导、大客户经理、市场部、事业部组成的四位一体营销协同组织,公司管理层间定期互访,推进交流与合作。企业具有比较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建有售后服务网、智能服务平台,在全国设立特约维修技术服务站,定期对终端用户进行使用保养维护和故障分析判断培训,可为客户提供快速、及时、专业的全方位售后服务。 5、人才团队优势。公司管理层团队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有着丰富的经验、良好的行业声誉。公司关注员工成长,重视核心人才队伍建设,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了一批专业化、高素质的管理、技术人才,建立了合理的人才梯队,为公司长远、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较完善,持续优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公平的价值实现平台。公司注重对员工的服务与关怀,通过员工自助平台的搭建,提升员工服务体验,打造有温度、有归属感的工作环境。 6、国际化合作优势。公司致力于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长期以来与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持续展开深度合作。公司与行业巨头德国博世公司于1984年开始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不断拓展新业务领域合作,双方合作模式已成为行业典范。同时,公司与美国奥特凯姆公司、德国施密特公司等建有合资公司,在高端精密制造领域合作紧密。通过与欧美有名的公司的长期合作,公司培养了一批具备国际交流能力、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标准的中高层管理及技术人员,掌握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发工艺设计、质量管控、生产管理能力,促进了公司的业务良好发展,推动了国际化业务和市场开拓。 7、优秀的企业文化。公司以“品智驱动生活更美好”为使命,以“百年威孚汽车核心零部件工业专家”为愿景,践行“专注、创新、担当、融合”的核心价值观,以“做实事、敢作为、善合作、勇争先”为企业精神。公司打造“品智”文化体系,“品”与“智”为公司的文化双擎,体现对初心的坚守、对未来的追求。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公司持续卓越经营,成长为让人信服、受人尊重的工业专家提供强有力支撑,为公司战略目标实现发挥积极作用。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及市场风险 受新冠疫情影响,宏观经济、市场环境依然复杂严峻,行业仍将面临较大的压力。若行业需求下降,将对公司生产经营和盈利水平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时刻关注宏观经济及行业发展动向,巩固现存业务市场地位,积极拓展新业务,努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 2、经营管理与控制风险 随公司经营事物的规模的继续扩展,尤其是新能源领域,管理跨度较大,存在潜在经营管理与投资风险。外部环境受疫情影响,客户波及程度不一、销量下滑,物流运输区域限制,部分客户付款滞后,资金运行质量及回款压力增大,都将给公司业务带来一定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继续推进提升优化内部管理,完善流程,进一步规范管理,控制经营风险;关注市场变化对公司的影响;不断开拓战略客户,逐步加强对新业务市场的对接,以及新产品推广。 3、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各等级的钢材、铝、贵金属等,其价格的持续上涨会给公司带来成本上升的风险。应对措施:公司将积极努力提高市场预测能力、提前规划产能,合理控制原材料库存等措施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同时持续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通过成本管控措施和产品价格调整转移部分风险,以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业绩的影响。 4、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 公司的主要金融工具包括货币资金、结构性存款、应收款项、权益工具投资、打理财产的产品、借款、应付款项等。在经营过程中,公司面临的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最重要的包含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应对措施:确认和分析本公司面临的各种风险,建立适当的风险承受底线并进行风险管理,及时对各种风险做监督,确保将风险控制在限定范围内,将风险对公司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水平,使股东和其他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孚高科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立新能源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