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1-22 23:29:58 人气:1 来源:行业新闻
原标题:【东吴晨报0817】【固收】【行业】餐饮、电新【个股】海德股份、晶盛机电、九号公司、三花智控、顾家家居、美诺华、宏发股份
当前债底估值为93.19元,YTM为2.71%。大中转债存续期为6年,主体/债项评级为 AA/AA,票面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第一年至第六年分别为:0.30%、0.50%、1.00%、1.50%、1.80%、2.00%,公司到期赎回价格为票面面值的112%(含最后一期利息),以6年AA中债企业债到期收益率3.9475%(2022/8/12)计算,纯债价值为93.19元,纯债对应的YTM为2.71%,债底保护一般。
当前转换平价为99.82元,平价溢价率为0.18%。转股期为自发行结束之日起满6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至转债到期日止,即6月(2023年02月23日至2028年08月16日)。初始转股价11.36元/股,正股大中矿业8月12日的收盘价为11.34元,对应的转换平价为99.82元,平价溢价率为0.18%。
转债条款中规中矩,总股本稀释率为8.15%。下修条款为“15/30、70%”,有条件赎回条款为“15/30、130%”,有条件回售条款为“30、70%”,条款中规中矩。按初始转股价11.36元计算,转债发行15.20亿对总股本稀释率为8.15%,对流通盘的稀释率为24.87%,对股本有一定的摊薄压力。
我们预计大中转债上市首日价格在113.29~126.47元之间,我们预计中签率为0.0033%。综合可比标的以及实证结果,考虑到大中转债的债底保护性较差,评级和规模吸引力一般,我们预计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在20%左右,对应的上市价格在113.29~126.47元之间。我们预计网上中签率为0.0033%,建议积极申购。
公司是大储量的独立铁矿采选企业。公司所在行业为黑色金属采选行业,主要是做铁矿石采选、铁精粉销售以及球团加工销售。自1999年成立至今,公司一直专注于铁矿石采选业务,并致力于扩大资源占有量及采选规模。
2017年以来公司营收持续增长,2017-2021年复合增速为37.33%。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8.95亿元,归母净利润16.25亿元。公司近五年营业收入波动增长,2019-2021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66.95%、-2.76%和96.05%,2017-2021年复合增速为37.33%。与此同时,归母净利润同步波动增长,2019-202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亿元、5.89亿元和16.25亿元。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有所变动,铁球产品比重上升。2019年-2021年间,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在95%以上。2021营业收入构成有所变动,铁精粉产品占比一下子就下降为45%,铁球产品占比上升为53%,均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安徽区域市场特点:1)整体表现:白酒产销大省,量减价增结构升级。2021年,安徽省人均GDP为7.03万元,同比+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9万元,同比+10%,良好的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为安徽省白酒消费的提档升级提供了核心动力。2020年安徽省白酒产量为28.2万千升,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3.8%。安徽白酒产业已经相对成熟,产业体系面临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我们估计2021年安徽省白酒市场整体规模超300亿元(出厂价口径),其中合肥、阜阳为主要市场。2)市场之间的竞争:一超两强格局奠定,全国名酒占据部分市场。安徽白酒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2021年安徽白酒市场大约69%的份额被徽酒四金花占据,以茅五洋泸汾剑为代表的省外名酒占据了24%左右的份额。分价格带看,2021年安徽省800元以上高端白酒市场规模约40亿元;300-800元次高端市场规模约35亿元;100-300元中高端市场规模约120亿元;100元以下的低端白酒市场规模约105亿元。2021年安徽300元以下价格带占比75%,次高端市场还有较大的增量空间。3)未来展望:“全国化+次高端”双轮驱动,徽酒走出内卷困局。白酒进入存量时代,徽酒龙头可以在立足本土市场稳步提价的同时,利用地缘优势逐步辐射周边城市,进一步通过品质升级、品牌提升、营销优化突出重围。
消费升级持续,7-8月宴席表现亮眼。这几年随着国企入驻、扩地方债、新能源企业等因素,整体安徽经济活动频次有所保持,相对量还是有所减少。从近期来看,7月表现同比更好,主要是3-4月份延期的宴席回补+升学宴,合肥7月份大小宴席每天千场左右。
古井贡酒:22H1动销良好,古16+古20保持高增。2022年上半年回款进度超过70%,库存与同期基本持平,动销表现良好。产品方面,我们从渠道了解到,古8以下产品实现接近10%左右的自然增长,古16+古20在2022年上半年实现40-50%左右的同比高增,下半年古16继续增加扫码抽红包以及针对宴席的“收拼图”活动,预计下半年次高端产品继续表现。
迎驾贡酒:7月表现恢复,渠道利润保持。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公司2022H1回款整体进度预计在50%左右,7月份动销恢复增长,2022年库存在2个月左右。渠道利润方面,2022年洞6一箱40-60元利润,洞9一箱利润120元左右,终端毛利率20%左右,仍保持比较高渠道利润。终端方面,公司在合肥市场做进一步精细化,包量的核心门店体量最高一家50万,同时公司也增加了业务人员配合做进一步渠道下沉。
口子窖:营销改革主要成效体现在人员年轻化、薪酬改革和渠道改革,除合肥、芜湖、淮南和淮北外,其他区域经销商都已扁平化。产品基本盘增速稳定,口5、口6保持个位数的自然增长,口10和口20增速同比10%+,2022年增速更大多数来源于于初夏和518的表现,初夏预期上半年同比增速超过25%。
7月销量59.3万辆超预期,Q3为销售旺季,新车型密集推出,H2销量预计环增60%+,全年销量预期上修至680万辆+,同比增长94%。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59.3万辆,同环比+119%/-1%,淡季不淡,超此前预期。分车企来看,自主品牌强势增长,比亚迪销16.25万辆,同环+222%/21%,吉利销3.20万辆,同环+354%/8%;奇瑞销2.48万辆,同环+284%/9%,长安销2.23万辆,同环+155%/38%;新势力中,蔚小理环比-20%左右,零跑、哪吒、问界环比逐步提升;特斯拉7月销量2.8万辆,同环比-14%/-64%。8月特斯拉产线月新车型密集交付,预计8月销量环增15%以上,H2销量预计环增60%+,全年销量预期680万辆+,同比增长95%,且预计23年销量950万辆,同增40%。
受供应链影响欧洲销量偏弱,美国政策落地在即。欧洲主流九国7月销12.7万辆,同环比-4%/-30%,销量仍受限制于供应链紧缺,且Tesla上海工厂技改导致出口减少,整体渗透率18.7%,同环比+0.5/-2.6pct,下半年随着供给紧缺缓解,预计增速逐步恢复,全年销230-250万辆,同增10%。美国7月销8.6万辆,同环比+47%/0%,22年全年预计销110万辆,同增70%,23年翻番增长。美国电动车补贴新政已获众议院投票通过,税收抵免延续落地在即,同时拉动供应链北美建厂。
8月排产环增10%+再上台阶,下半年景气度超预期。7月产业链排产环比普遍增15-20%,8月部分企业排产再上台阶。Q3排产环比增30%-50%,全年维持60%-100%高增长。8月产业链排产环增10%+,高景气度维持。排产来看8月普遍10-20%增长,其中龙头电池厂8月排产35gwh+,环增13%,Q3排产预计超100gwh,中游需求旺盛,产业链Q3排产环比预计40-50%增长,板块近期过度担忧7-8月终端销量,估值回调至偏低位置,而实际的需求仍强劲,9月预计销量将创新高,高景气度持续。
技术升级趋势加快,助力新能源产业百花齐放,锰铁锂、钠电池、PET铜箔等新技术加快,带来增量机会。锰铁锂实现循环寿命2000次以上,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提高15%,而成本较铁锂只高5-10%,头部厂商已实现小批量产出。钠电产业化进程加速,储能市场有望迎来大规模放量,预计25年钠电需求达到100Gwh,成本优势下看好中低端市场长期渗透,看好23年形成稳定产业链。PET铜/铝箔产业化加速,为PET导电薄膜两侧镀铜/铝的复合集流体,提升安全性的同时可提升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并降低金属原材料用量,降本空间大,设备、制造商加速布局。
投资建议:继续强烈看好电动车板块,第一条主线盈利拐点叠加储能加持的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派能科技,关注欣旺达、鹏辉能源、国轩高科、蔚蓝锂芯;第二条为持续紧缺、盈利稳定的龙头: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质)、负极(璞泰来、杉杉股份、贝特瑞,关注中科电气)、前驱体(中伟股份)、结构件(科达利)、添加剂(天奈科技)、勃姆石(关注壹石通),铝箔(关注鼎胜新材);第三条为盈利下行但估值底部的电解液(天赐材料、新宙邦,关注多氟多),三元(容百科技、华友钴业、当升科技)、铁锂(德方纳米)、铜箔(嘉元科技、诺德股份);第四为价格保持高位低估值的锂(关注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
风险提示:价格竞争超市场预期,原材料价格不稳定,影响利润空间,投资增速下滑及疫情影响。
事件:海德股份发布2022半年报,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0亿元,同比+107.18%;实现净利润3.23亿元,同比+169.13%;实现扣非净利润3.17亿元,同比+171.31%;基本每股盈利0.35元/股,同比增长169.04%;总资产70.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70%。
公司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困境资产管理业务表现亮眼:报告期内,公司充分的利用AMC行业逆经济周期特点,有效把握持续上升的资产纾困需求,困境资产管理业务实现业绩与规模双增,成为公司净利润大幅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2上半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实现盈利收入4.79亿元,同比+106.94%,其中收购重组类业务营收3.64亿元,占公司营收75.96%,收购处置类业务营收1.15亿元,占公司营收23.92%;公司存量业务规模66.97亿元,较年初增长11.84%。
不良资产供给高峰已至,利好政策纷至沓来:截至2022H1,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069亿元,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承压。在此背景下,不良资产处置行业支持政策频出。2022年5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明确支持AMC与AIC通过投行化手段盘活闲置低效资产。2022年6月6日,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引导金融实物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主业 热情参加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指导意见》,大幅放宽了AMC的不良资产收购范围,并给予一系列政策支持。
公司增资并控股西藏峻丰,进军个贷不良新蓝海:2022年8月9日,公司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宣布以自有资金向西藏峻丰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增资人民币5,000万元,增资完成后公司将持有西藏峻丰51%股权并成为控制股权的人。西藏峻丰在个贷不良业务处置端具备一定市场之间的竞争优势,同时拥有专门为开展个贷不良业务研发的峻丰科技系统,并就此申请有16项软件著作权。此前,公司全资子公司海德资产已于2021年7月获批参与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具备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个人不良贷款收购处置业务的资质。通过此次增资控股,公司得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切入个贷不良业务并抢占市场,将业务由B端拓展至C端,有利于公司逐渐增强资产管理能力,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海德股份持续布局困境资管行业,以产业背景优势和资产管理业务优势协同协作,且自身基本面不断向好,个贷不良新业务有望进一步打开公司增长空间。我们维持此前报告《海德股份:AMC转型成绩卓越,未来机遇广阔》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3亿元、11.34亿元、16.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65%、46.70%、46.32%,对应PE分别为19.42x、13.24x、9.05x,对应PB分别为1.87x、1.55x、1.24x,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据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晶盛机电与Adani Solar签署设备采购订单协议,为其提供2GW光伏单晶生长及加工等设备。
Adani一体化布局,晶盛将助力印度首个单晶硅片工厂建设:Adani solar目前电池组件产能1.5GW,计划扩产至3.5GW,为印度光伏组件供应商Top5,已布局一体化产业链。目标2030年达到45GW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项目容量,未来十年将投资200亿美元用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项目开发。此次晶盛将助力Adani建成印度首个单晶硅片工厂,若按照设备单GW投资额2亿元,此次订单金额约为4亿元。
光伏产业链海外布局兴起,国产设备商设备出海、全球化销售优势显著:(1)传统能源价格持续上涨背景下,海外光伏企业推动本土产能建设,同时国内光伏企业为了应对贸易摩擦也在加速海外一体化产能建设,国产设备商优势显著。我们大家都认为,长期看海外光伏行业发展选择中国设备商是必然的:国产设备商优势显著——售后响应速度快、交付能力快、性能好价格低、技术迭代快。目前晶盛机电开拓的海外市场包括韩国、土耳其、墨西哥、越南、印度等,有望长期受益于海外光伏产业链建设。(2)我们大家都认为未来光伏设备商短期会采取设备国内制造&海外售后配套去拓展海外市场,暂时不会考虑设备当地生产,因为设备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生产人员&零部件供应链:设备商海外建厂要解决海外生产人员价格高+数量少的问题;同时核心零部件如电机、PLC、腔体、传感器、气体控制阀和泵、流体控制阀和泵等,多数都是通用的且具备质量稳定和性能好价格低的国产供应商,例如汉钟精机的泵、英杰电气的电源等,整个设备零部件的供应链在中国,整机出海销售的综合性价比高。
国内硅片玩家持续扩产,晶盛机电将充分受益:(1)短期来看,硅料价格处于高位,硅片厂盈利性较好,硅片厂扩产热情不减,拉长设备景气周期。(2)中期来看,硅料产能释放将带来价格下行,有望加速需求释放,带来设备新增需求;同时硅片环节仍缺乏先进产能,替换需求可观。(3)长久来看,N 型为未来发展的新趋势,N 型硅片产能建设需要单晶炉设备商的推动,单晶炉将向少子寿命更高和含氧量更低的方向发展。晶盛机电凭借技术优势获取单晶炉高市场占有率,我们预计市占率约 90%(除隆基京运通外),其单晶炉性能好价格低、稳定性高,半导体单晶技术储备丰富、切入光伏 N型硅片产能的难度不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纯利润是25.95/35.87/43.44亿元,对应PE为38/28/23倍,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20亿元,同比+2.16%;实现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0.63%。
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20亿元,同比+2.16%,略低于我们之前预期。分地区来看:1)中国大陆及亚太地区:Q2电动滑板车&电动两轮车因新冠疫情、地区冲突,出货受到一定影响。2)欧美地区:零售和ToB业务以及终端需求在上半年保持良好的同比增长,对中国大陆及亚太地区市场实现对冲。按销售经营渠道划分来看,公司自主品牌和ToB产品营销售卖稳步增长,小米渠道出现显而易见地下降。1)自主品牌:2022H1实现出售的收益26.33亿元,同比+43%。其中电动两轮车实现销售30.7万台,收入9.3亿元,同比+81%;全地形车实现销售8,627台,收入3.7亿元,同比+172%;自主品牌零售滑板车销量47.8万台,收入9.8亿元,同比增长14%;2)ToB产品:2022H1实现出售的收益14.55亿元,同比增长34%;3)小米定制产品分销收入7.32亿元,同比下降59%。展望2022全年,随着电动两轮车、全地形车、割草机器人等新品快速放量,收入端仍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2022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0.6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6亿元,同比+7.56%。2022H1销售净利率为5.30%,同比-0.08pct;扣非销售净利率为4.90%,同比+0.25pct,盈利水平基本持平。1)毛利端:2022H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4.84%,同比+2.12pct。我们判断主要系低毛利率的小米渠道收入占比下降,同时电动两轮车等新品毛利率提升。2)费用端:2022H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6.62%,同比+1.28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1.35、+0.85、+0.71和-1.62pct,销售费用率显著提升主要系加大宣传力度,财务费用率显而易见地下降主要系汇兑收益增加。3)2022H1公司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合计6012万元,同比+122%;投资净收益仅476万元,同比-79%,压制了盈利水平。
公司在巩固电动滑板车、平衡车等传统优势同时,不断布局新品,成长空间不断打开:①两轮车是天然的大市场,国内电动两轮车年需求超过4000万辆,用户对智能电动两轮车的需求慢慢地提高。公司在中国区专卖门店超过2400家,覆盖约700座城市。此外,公司还针对海外市场发布产品,该业务板块有望实现快速地增长;②全球全地形车是千亿元级市场,公司已形成一定规模销售,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③公司布局割草机器人行业,2021年9月发布新品智能割草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板块也持续落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疫情等影响,我们调整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1、11.17和16.26亿元,(原值8.02、12.97和18.1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59、34和23倍,维持“买入”评级。
2022年H1营收同比+32%、归母净利润+22%,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2022H1实现盈利收入101.6亿元,同比+32.39%;实现归母净利润10.03亿元,同比+21.76%。其中Q2实现盈利收入53.56亿元,同比+25.56%,环比+11.51%;实现归母净利润5.5亿元,同比+18.63%,环比+21.46%。中报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其中2022H1新能源车热管理快速地增长,制冷板块受益订单回流,公司整体保持良好增长。
原材料及运费下行,但同比仍处高位,H2毛利率有望向上修复。2022H1毛利率为24.19%,同比-2.81pct,环比-0.27pct;Q2毛利率24.99%,同比-1.83pct,环比+1.69pct,Q2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系海运费和原材料铜、铝价格下行但同比处于高位;但Q2毛利率环比开始修复,展望2022H2,原材料、海运费用价格进一步下跌,高毛利的新能源车热管理占比提升,有望带动整体毛利率企稳回升。2022H1销售、管理(含研发)、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16%、9.32%、4.71%、-0.84%。
制冷板块稳健增长:传统制冷行业景气度低迷,受益于客户转单+能效升级需求旺盛,2022年制冷板块有望实现较好增长。2022H1传统制冷板块实现盈利收入69.61亿元,同比+25.1%。上半年国内经济景气度低迷导致消费乏力,国内家电消费相对疲软,但竞争对手被格力收购导致客户转单+境外需求旺盛,空调制冷板块依旧维持较好增长。展望2022H2,全球高温+能效提升+订单转单延续,我们预计传统制冷板块营收同比+25-30%左右,中长期仍维持10%左右稳健增长。
2022H1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汽车热管理需求保持高增。疫情后主机厂产能恢复+ASP提升,汽零业务2022H1实现盈利收入31.99亿元、同比+51.6%。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高歌猛进,营收占汽零业务营收占比的87%。展望2022H2,新能源车在手订单充沛且占比持续提升,传统燃油车保持稳定,我们预计2022年汽零业务有望实现70-80亿元营收,同比接近60%以上增长,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规模化效应,我们预计汽零毛利率将有所回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2-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3.2亿元、30.3亿元、38.7亿元,同比分别+38%、+30%、+28%,对应现价PE分别47倍、36倍、28倍,目标价42.0元,对应2023年50倍PE,维持“买入”评级。
收入端基本符合我们预期,汇兑收益贡献下利润端表现靓丽。公司2022H1实现营业收入90.16亿元,同比+12.47%;实现归母净利润8.91亿元,同比+15.32%;扣非净利润7.81亿元,同比+17.19%。2022H1汇兑收益1.15亿元(去年同期为汇兑损失1712万元)。2022Q2实现营业收入44.76亿元,同比+5.71%;归母净利润4.48亿元,同比+15.53%;扣非净利润3.99亿元,同比+14.36%。
内销受疫情影响略有承压,高潜品类表现优秀结构持续优化。2022H1分产品看,1)沙发收入47.1亿元,同比+14.4%,其中功能沙发增速较快占比持续提升;2)床类产品收入17.2亿元,同比+23.8%,收入占比同比+1.7pp至19.1%;3)集成产品收入14.6亿元,同比+4.9%;4)定制收入3.5亿元,同比+20.7%。三大高潜品类(功能沙发、床垫、定制)仍保持较快增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分区域看,境内收入51亿元,同比+6.2%,收入占比56.6%;境外收入36.7亿元,同比+24.1%,收入占比40.7%。内销方面,公司华东区域收入占比较高,高端品牌Natuzzi以线下渠道为主且上海门店数量较多,2022Q2内销受疫情影响较大。后续来看,我们预计前期受疫情影响导致的延后发货将于2022Q3补回,2022H2内销有望修复,内销收入占比有望回升至60%左右。外销方面,2022H1高增长主要由前期订单持续释放及汇率因素驱动。
2022Q2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现金流方面,2022H1实现经营现金流0.35亿元,同比-91.95%;经营现金流/经营活动净收益比值为3.48%;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同比-8.67pcpts至99.07%,主要受合同负债下降及疫情下放宽经销商收款时限影响。但环比来看,2022Q2经营性现金净额已回升至5.64亿元,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107.8%,收款情况显著改善。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纯收入能力回升,但考虑地产影响略下调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24.4、29.2亿元(原2023-2024盈利预测为24.5、29.7亿元),对应PE18、15、12x。公司为软体家具行业龙头,零售大家居战略扎实推进打开成长天花板,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公司公布2022半年报,2022上半年实现盈利收入8.97亿元(+29.7%,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1.85亿元(+58.7%);扣非归母净利润1.71亿元(+74.6%)。2022Q2公司分别实现盈利收入和归母净利润3.97和0.6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4%和5.1%。2022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
管线稳步释放,集采快速打开制剂业务空间:公司依托技术和成本优势,快速入围集采,业绩快速放量。2021年公司培哚普利叔丁胺片、普瑞巴林胶囊中标第四批全国集采后快速放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氯沙坦钾片、赖诺普利片中标广东 13 省联合集采。公司后续管线月阿哌沙班片、异烟肼片获批上市,异烟肼片通过一致性;下半年将有2-3个品种获批。研发管线方面,公司共有缬沙坦氢片、利伐沙班片、维格列汀片等10个产品处于CDE审评中;下半年预计将有8-10个品种在下半年递交CDE审评,另有20多个产品在研。丰富的研发和申报管线为公司制剂业务长期放量打好基础。
原料药和制剂产能加速释放:截至2022年6月底,1)公司安美400吨原料药技改项目基本完成,部分车间准备开始试生产;2)浙美520吨一期项目完成土建主体;3)30亿片出口自己项目完成建设开始试生产;4)可转债募投的高端自己醒目完成主体建设。公司在建和技改产能按预期稳定推进,支撑公司订单顺利交付。
拟募集8.9亿元,加速宣城新产能释放节奏:公司8月15日披露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预案,拟非公开发行6389万股,募集不超过8.92亿元,其中1)6.25亿元用于宣城美诺华3760吨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2)2.68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宣美新产能将逐步加强公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生产能力和CDMO承接能力,支撑长期业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归母纯利润是2.96/4.20/5.59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4年PE估值为21/15/11倍,考虑到公司制剂业务和CDMO业务稳步推进,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2022H1营收同比+19%,归母净利润同比+19%、扣非归母同比+29%,中报业绩超市场预期。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2022H1实现营业收入58.69亿元,同比增长18.63%;实现归母净利润6.21亿元,同比增长19.30%。其中2022Q2实现营业收入29.95亿元,同比增长16.61%,环比增长4.17%;实现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18.12%;扣非归母净利润3.36亿元,同比增长35.09%,业绩增长略超出市场预期。
大宗、海运运费影响下毛利率略降,归母净利率基本持稳,本期汇率影响不大。2022H1毛利率为32.98%,同比下降1.66pct,根本原因为大宗商品、海运价格Q2环比下降、同比仍保持高位,公司通过部分锁价、议价方式对冲前者影响。2022H1归母净利率为10.58%,同比增长0.06pct,主要系Q2研发费用率及管理费用率控制得当。2022H1汇兑损益+远期结汇&理财收益+远期结汇合约共影响净利润2196万元,2021年同期为2224万元,本期外汇影响不大。
继电器:高压直流上半年翻倍增长,信号继电器、工业继电器增速较好,功率继电器、汽车继电器、电力继电器增速稳定。1)高压直流继电器定点持续放量,新产品也持续突破,故2022H1延续翻倍增长,我们预估全年仍翻倍以上增长;2)信号继电器下业高增+国产替代双轮驱动,同比实现较好增长,工业继电器OEM与自主品牌均实现迅速增加,在安全继电器等领域替代松下、泰科等供应商,增长较快,二者全年均有望实现20%-30%增长;3)功率继电器整体稳中略增,家用领域需求&格局持稳,光伏等新兴领域高增;汽车继电器Q2受疫情影响增速有所放缓,但PCB、大电流等产品结构性增长较快;电力继电器随缺芯问题缓和,Q2转为正增长。
低压电器:海外市场稳健、国内需求疲软,整体增速缓慢。核心的海外市场需求稳增,而国内市场建筑配电需求相对弱、拖累业务整体增长,展望2022年,随公司不断获得海外核心客户的新品导入,份额继续提升,全年有望同比+5-10%左右稳健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2-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为13.2亿元、17.4亿元、23.1亿元,同比分别+24%、+32%、+32%,目标价50.8元,对应2022年40倍PE,维持“买入”评级。